這似乎一件小事,卻觸發(fā)我心中善與惡的思考,我想我們的出生并不是所言的“人之初,性本善”吧,小學一年級,學校的后門,是一條凹凸的泥巴地,旁邊是一條臭水溝,再往下走,越過臭水溝往里走就是一個大水塘,就像是地里長的大坑一樣,常有大人在此喝茶、釣魚。當然我所見的事情與這大坑沒有關系,而是就發(fā)生在學校后門坑地里,就因為有這個后門和大坑,放學后自然會成為調(diào)皮孩子探險的天堂,雖我不調(diào)皮但總歸是好奇,所以偶有從這里歷險。
那日從正門已出校門回家的我,竟突發(fā)奇想想要走學校后門那條路去歷險,于是順著泥巴路往后門走著,快到后門卻聽見一片驚呼聲,吆喝起哄,驚叫大笑,好奇心引導我快速奔至后門一探究竟。卻見一年紀與我相仿的男生,手持一細繩子旋轉(zhuǎn)著,并把繩子一頭的東西往墻面砸去,周圍的男生起哄著,躲避著他手上的玩物,我也因此不敢靠近。
那男生大笑著,好不樂乎,突然停下收繩,所有男生風也似的向他聚攏,我也慢慢靠近,哇這東西似一坨丑陋的泥土,不再動彈的耷拉著,全身泥巴混著液體,還帶著血。憑著它身上的疙瘩,以及他們中有人說的:“小心,別碰有毒!”我才確認它就是我們俗語的“癩疙寶”,也就是蛤蟆。我心想這不是書上說的益蟲嗎?他們怎么這樣對待他。
很快人群又散開,手持繩子的男生再次旋轉(zhuǎn)起來,故意像男孩們砸過去,甚至恐嚇著剛出校門的女生,于是尖叫和嬉笑又此起彼伏,讓這個旋轉(zhuǎn)的男生更加興奮開心,不時的把蛤蟆往墻上砸去,似乎是表演的高潮部分,見著這樣的瘋狂,我不忍再看,慢慢的離開了現(xiàn)場,而回家的路上不斷想起蛤蟆的眼睛,我想他一定很絕望吧,這樣的歉疚讓我到現(xiàn)在也不曾忘卻,我也曾無數(shù)次想起。
我看到了失控的瘋狂人性,而且是童年就得以萌發(fā)的惡意,那么成人世界又有多不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