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人(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很努力,交給他的任務倒是也能完成,但交出的答卷始終不能讓領導滿意,看他們工作那么努力,領導也不好說他什么,但總會覺得缺點什么。時間、精力一點都沒有少花,甚至付出的比別人更多,但年復一年的在原地打轉,工作質量沒有提高,工作能力沒有提升。
問題出在哪?
你的時間和精力沒有放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沒有被發現和解決,只是在機械地重復著同樣的事情。就像背課文,你一遍一遍地從頭背到尾,而不去真正解決那些背得不對的和背得不熟練的地方。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重復已經背的很熟的部分,可需要補漏的部分卻沒有得到有效的鞏固,背來背去還是原來的水平。
怎么解決?
一次機關大會上,領導給我們推薦了以問題為導向的工作方法,讓我恍然大悟,經過實踐以后效果非常好。
整套方法分為四步:
1.不斷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3.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記住方法總比問題多,解決問題的辦法肯定有,只不過我們還沒找到)
4.統籌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資源去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同時,會出現新的問題,周而復始的反復去運用這四步,并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個人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水平。
這個方法的關鍵是?
整個工作法始終貫穿著一個詞--反思。
什么是反思?就是對產生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對一開始的假設進行校正。
我們通常的做事方式是做出假設(就是對于某項任務假定一個預期,然后為了達到這樣的預期準備采取哪些行動)--采取行動--產生后果。產生后果以后很多人就會覺得事情已經過去,再看已經沒有意義或者因為有很多新的任務在等待你去完成,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新的事情上。
而反思則不同,是觀察結果--研究原來的假設--通過反思校正假設,這樣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就會被你揪出來,在完成下一項任務時有意識的去彌補這些問題,你的工作質量就會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原有的問題被彌補的同時,會有新的漏洞被你發現,在反復解決這些問題,彌補漏洞的過程中,你的工作質量和解決問題的水平會逐漸得到提高。
要不斷反思過去的經歷,以問題為導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取精華,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養成反思的習慣,強化反思的頻率,在每一次的工作中積累經驗點。這樣,你的工作不想讓領導滿意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