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成績墊底、人心渙散的班級,怎樣在短時間內快速重塑班風,讓班級甩掉“貧困戶”的帽子,是需要下大功夫的。
剛接到這個班級,感覺課都沒法兒上,學生的眼神是渙散的、游離的,有的學生在睡覺,有的學生在愣神兒,有的學生在偷偷畫畫,老師們大都是新換的,對于師生雙方來說,都是陌生的面孔,都需要一個彼此適應的過程。有的老師之前教的班一直都是比較優秀的,學生自覺守紀,認真努力,課堂氛圍好。冷不丁換上這樣一群學生,那是相當的難受!
你想啊,老師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設計好了精美的教學流程,預設了課堂活動和師生互動的環節,制作了精美的課件,躊躇滿志、信心滿滿的走進了教室,抬眼一看,嗬!全班同學東倒西歪的都在昏睡著呢,上課了,教師激情澎湃,學生無動于衷!這叫什么事兒嘛!一節課下來,教師的激情減半;兩節課下來,教師垂頭喪氣......就這樣,一周過去了,教師開始發牢騷,就沒見過這樣糟糕的班級!這課沒法兒上了!
聽著任課教師的抱怨,我決定要下決心重塑班風,扭轉這樣的局面,讓老師心情愉悅的進教室,高高興興的出教室。
其實這項工作從我接班的那天起,就在努力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對學生進行教育。
1.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學習為榮,以不學為恥。我以每天一個小故事或者每天一語的形式,教學生明白事理。比如:開學初有不少知名校長、教師的講話,每天給同學們分享一篇有關文章。給學生每日一語:例如,8月25日,開學第一天寄語:堅持很苦,堅持很酷;8月26日(周六),寄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8月27日(周日),寄語:不忘初心,努力拼搏......
2.培養好的習慣。從儀容儀表、作息、上課、作業、衛生等各方面規范學生的言行,讓學生養成好習慣。
3.改進學習方法。教給學生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效率,避免低效率,無用功。
4.協調專業課與文化課的時間。與美術老師及時溝通,協調好文化課與專業課的時間安排,引導學生揚長補短,齊頭并進。
5.個別談心與集體引導相結合,對學生即使進行心理引導,及時化解學生思想上、精神上的困惑。
我多次在班里給學生強調,我們要讓老師高高興興的來上課,心情愉快的出教室,讓老師笑在臉上,樂在心里,喜歡給我們班上課,樂于給我們班上課。要和老師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上課兩眼放光,神采奕奕,你眼中的光老師會捕捉到,你努力學習的樣子最美,你積極發言的狀態老師最喜歡,你探究發問的樣子最可愛。要勇于發言善于提問,不要因為擔心問題幼稚、發言不準確而閉口不言,學習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你開口說了,老師才能更好的了解你知識是否掌握了,掌握到何種程度,才能更有針對性的講解和拓展。誰愛發言,誰提高的就快......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班級的風氣悄然改變,老師們走出教室后的臉色逐漸由無奈、委屈、失望變成了喜悅、開心、興奮,由抱怨變成了夸獎,時不時的說,今天在八班上課的感覺真好,忘了時間!八班比xx班的狀態還好呢!八班的同學發言很積極......
在任課教師心情逐漸好轉的過程中,班級的成績也悄悄提高了。
9月月考的時候,我們班的文化課除語文、地理排在文科班倒數第二外,其余四科數學、政治
歷史、英語四科都是文科班倒數第一,美術排在年級第七。經過一個多月后,到期中考試的時候,美術省統考模擬考試排在年級第二,文化課除數學、語文排在文科班倒數第一外,政治躋身年級第七,歷史年級第八,歷史、英語年級第十,可以說有了很大的進步。
雖然和其他班級想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大家都在努力的時候,在跟其他班級有很大差距的情況下,能向前進步一個名次都是很大的進步。
反思:
班級不等于集體,集體是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體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班風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班風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班主任的引領,班干部的培養,對班級全體學生的關注和教育,一點一點的積累,匯聚成正能量,讓班級成為一個向上向善的集體。這個過程是艱辛的,需要每天的努力,需要足夠的耐心,需要科學的方式和方法。良好班集體的建設是學習成績提高的保證,當一個班級的學生做到了做事認真,遵守校紀,學習主動,成績的提升就是指日可待,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