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xiàn)在如果看到我下樓梯,一瘸一拐的樣子,一定會覺得很可笑吧?也會覺得很可憐吧?你一定會問原因吧?說起來話長,還真就是應(yīng)了王朔的那句:無知者無畏!
忙碌了大半年,感覺有些累,想起我的年假還沒有休,何不休幾天放松一下自己呢?打上報告,領(lǐng)導(dǎo)批示后,我就樂顛顛地開啟我的年假休息模式!
忙碌慣了的人,一旦閑下來,最初的興奮勁一過,就會覺得很無聊了。想出去走一走了。天漸冷,去哪里呢?太遠的地方不能去,休假時承諾主管領(lǐng)導(dǎo),單位有事兒及時歸隊。那就找個近點的地方溜達溜達吧!
好友曉花說正好有個戶外團周日發(fā)團,去蛟河老虎砬子山。她咨詢了一下領(lǐng)隊,說挺適合新人加入的戶外活動。我一聽海拔才八百多米,那還不是小菜一碟?咋說咱以前也去過黃山,千山,長白山,今年夏天還去過黑龍江海拔1690米的鳳凰山呢。八百多米,那不就是長城的高度嗎?肯定沒問題呀!最主要聽說此行午餐有“慶嶺活魚”,對于一個純吃貨,吃的誘惑力大于一切。還記得前面秋天去紅葉谷看紅葉吃過一頓慶嶺活魚,真的特好吃,里面有一味調(diào)料是當?shù)靥禺a(chǎn)的“把蒿”,別有滋味,一直念念不忘。這次正好趁此機會,去吃一頓。
好友曉花把我拉進了那個戶外微信群,我立馬設(shè)置成免打擾模式,因為沒有時間閑聊,所有的群都是如此設(shè)置的,因此也沒注意到領(lǐng)隊事先告知的內(nèi)容。一日游,八百多米,有啥可準備的呢?沖鋒衣我有,雨衣我有,戶外徒步鞋我有。準備點零食,帶幾個水果,一瓶水,天冷,“中年神器”保溫杯,準備一大杯熱咖啡。備點胃藥,創(chuàng)可貼,面巾紙。這些也就足夠了。沖鋒衣有帽子,帶一副絨里手套,這些準備妥妥的了!
出發(fā)了,大客車一大早就奔馳在高速路上,領(lǐng)隊在車上講解各種戶外裝備的必須和正確使用方法,我一邊看著手機,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聽著,心想,就一個八百多米的小山,至于說得這么鄭重其事嗎?
下得車來,和省城的戶外團隊匯合,才發(fā)現(xiàn)我們這一次行程居然一共有一百多人的大隊伍。巡視一下,幾乎大多數(shù)人都是全副武裝的戶外裝備:應(yīng)季戶外運動裝,高幫登山鞋,登山杖,戶外專用的帽子手套圍巾,雙肩包,雪套,冰爪等等是我看得見的,他們的大背包里不知道又裝了些什么,都是鼓鼓的。還看見有兩個人的背包外各掛著一卷登山繩。也有幾個一看就是如我一樣新人加入的,裝備不是很齊整。還有貌似大學生的兩個女孩居然穿著皮鞋,時尚的外衣,緊腿褲,小背包,貌似休閑旅游度假的樣子。
領(lǐng)隊一聲“出發(fā)”,大家一起跟著隊伍向看起來近在眼前的連綿起伏的大山挺近。一路上說說笑笑,大隊伍尤為壯觀。附近有村民看見,不以為奇的說“這是要爬老虎砬子山呀!”看來也是司空見慣了。開始的村路還不錯,就是窄了一點,但是很平整??粗谘矍暗拇笊?,原來距離還很遠。走著走著,村路變成了爬坡的山路,漸漸有積雪了。在家小城雖然也飄飄然下了兩次雪,可是雪花剛落地就化了,根本存不住。這里看來溫度要低得多,所以會有積雪。然而,這僅僅是開始,山路越來越蜿蜒崎嶇,積雪越來越厚,兩旁是望不到邊的樹林。漸漸看不到路,只是沿著前邊領(lǐng)隊和驢友們走出來的腳印。積雪逐漸沒了腳踝,我才明白為什么他們要穿高幫戶外鞋,而我和曉花都是低幫戶外徒步鞋,盡管踏著隊友的腳窩走,積雪還是時不時會灌到鞋子里。我們的隊伍就是在山林里穿越。眼前白茫茫的積雪,雪底下覆蓋亂石雜草和枯葉,如果稍不留神滑個跟頭,那些棱角分明的亂石必然會讓人受傷,所以走得格外小心翼翼。幸好早晨猶豫一下,沒有選擇穿旅游鞋,而是戶外徒步鞋,沒有冰爪也可以起到一點防滑作用。此時看出登山杖的作用了,在濕滑的雪地山坡上,可以平衡,也可以借力。我和曉花都沒有備登山杖,想起早上先生的玩笑話:“要不你把咱家樓梯門口那個拖布桿子帶著,當?shù)巧秸扔谩?。其實,此時就是真有個拖布桿子也是好的呀,起碼知道雪底下的路是不是實地,可不可以安穩(wěn)的踩下去呀!聰明的曉花撿了兩段枯樹枝送給我做臨時登山杖用,她自己也找了兩段。還真別說,挺當事兒呢!只是不敢用力在登山杖上,因為是枯樹枝,分分鐘斷裂。即使小心翼翼,一路上斷了多少根這樣的臨時登山杖,我都不記得了。有位驢友大哥,也沒有登山杖,可能是溜號了,也可能是步子邁大了,一腳滑進石縫下的深溝,要不是后邊的驢友伸手拽住,不知道會不會就此負傷。我們時不時會聽見有流水的聲音,卻看不見水在哪里,也不敢東張西望。有時候山溪留就在旁邊緩緩地流過,溪水清澈見底,不知流向何方。
山間的空氣真好,清涼清澈,可以時不時深深呼吸。真是天然大氧吧,此行全當做一場戶外森林洗肺也不錯啊!只不過,我還是低估了這次戶外之行,根本不走尋常路,也沒有看見路在哪里。領(lǐng)隊在前,驢友們跟隨,于是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鄙仙降穆?,走一段即可以體會氣喘吁吁。山風呼嘯而過,能感到溫度不斷降低,我和曉花只好把沖鋒衣的帽子戴上。但是走著走著,就開始出汗,難怪領(lǐng)隊說如論如何沖鋒衣里面貼身衣物要選擇速干衣褲,不可選擇純棉保暖內(nèi)衣褲,否則汗水打濕了在山上會覺得濕冷難受。還好,雖不是速干,內(nèi)衣選擇了薄款羊絨。一步一步艱難的上山路上,很少看風景,也很少說話,只專注于腳下。戶外裝備不齊,又沒有經(jīng)驗,想保證每一步都安安穩(wěn)穩(wěn)的,只有專注腳下。所以我和曉花沒有拍照。到了半山腰,有一處緩坡,大隊伍此時早已拉開距離,不再是剛開始時候擦肩接踵,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我和花都覺得累了,需要停下來休息一下。借此機會,環(huán)視周圍,確實很美,積雪覆蓋,山風呼嘯,山林如畫,空氣清新,望遠處,峰巒疊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卑讞顦?,白樺樹,橡樹高聳入云,其間偶爾有幾株青松點綴,蒼翠欲滴,白雪覆蓋枝丫,白綠相間,分外好看。“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確如此。天空碧藍,如同水洗過一般。地上積雪淺處,有散落的橡子隨處可見。這景致就如同一幅水墨畫,濃淡相宜,讓人心醉神怡。但是一停下腳步,冷硬的山風直往脖子里灌,此時明白他們?yōu)樯稁е碧琢?。裹緊了沖鋒衣,感覺有些餓了,需要補充能量。好在背包里準備了餅干,威化餅和巧克力,士力架。“橫掃饑餓”是廣告語,沒那么神奇,但是還是可以充饑,再小口小口地喝點保溫杯里的熱咖啡,感覺好極了!可憐的曉花只帶了幾塊糖,我趕緊分給她我的零食。還好她也帶了一小杯熱水(300毫升的杯子在戶外實在是杯水車薪,連我那500毫升的保溫杯都顯得微不足道,所以只能小口喝,難怪他們都背著那么大的戶外熱水壺。)看看時間十二點多了,說好的老虎砬子山頂峰還遙遙無期。補點能量,趕緊繼續(xù)爬山,已經(jīng)與原來的隊伍走散了,好在雪地上的足跡清晰可辨,不用擔心迷路……(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