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跟隨我從4個問題檢查自己的過去,并規劃自己的未來(問題來源于《財務自由之路》一書)。
問題1:10年前,你的情況怎么樣?作為一個普通人、合作者,你干得怎么樣?獲得了怎樣的經驗?你的財務狀況如何?(對這些問題思考得越多,你就會越清楚自己在過去的表現)
我的回答:10年前的我,14歲,正在讀初二吧。那時的我好想特別沉迷于電視劇,成績也下滑到前十名左右。那時的我是單純的我,也是渴望出人頭地的我。但是,對于大多數人與事的處理,我非誠幼稚。財務狀態,手里只有一些壓歲錢。
問題2:10年前,你是否想過今天的狀況?想一想,過去的哪些決定對今天你是誰、你在做什么以及你擁有什么負有首要責任。
我的回答:當時的我,沒有想到今天的自己。對于當時的我來說,今天的自己是成功的。雖然在今天的自己看來,今天的自己身上還有很多不足和缺點,未來的路還不是很清晰。
過去對自己影響很大的事件:
1,在初三那一年,專心致志備戰中考,我自己能夠清晰地意識到:如果中考失敗,我面臨的將是自己不如意的人生。我討厭那樣的人生。因此,我也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2,我一直懷有一種隨遇而安和得過且過的思想。這種思想讓我在面臨一些機會和挑戰時,會不自覺地退縮,從而錯失很多提升自己的機會。
3,與隨遇而安心態伴隨的是自己很強的自尊心,這種自尊心又督促自己前進,不想、不要讓自己落后。
4,還有一點,自己對于學習的態度。一直都能夠看到別人的優點,然后向別人學習。但是,往往沒有真正學習到什么。這體現了自己的學習態度和能力的問題。我是否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到別人的優點,還是僅僅抱著一種欣賞的態度,還是自己根本就排斥著那個與別人對照看來那個缺點滿滿的自己?學習能力上,沒有與時俱進,還是堅持自己的老一套。
問題3:你的個人收入在過去的7年里是如何發展的?
我的回答:過去7年,是在緩慢上升的。前4年,大學生活,收入主要依賴于獎助學金和兼職收入。后3年,研究生生活,收入來源還是一樣,但工資提升了,且多了成果獎勵。
問題4:7年后,或10年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想擁有什么?你想做什么?
我的回答:7年后的自己,我一定是一個自信、快樂、成功的自己。
自信,是已經具有了強大的內心,能夠平靜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自己的缺點。有問題,就解決問題;有缺點,就改正缺點。一月不行,就兩月,兩月不行,就一年吧。如果還不行,那就花費更長的時間,但一定是后一階段的自己身上的缺點或生活中的問題,比前一階段的自己身上的缺點或問題要減輕了,自己有所提升。
快樂,是體驗生活的自己必須具有的。在未來的7年內,我要至少履行7次,嘗試新事物5次,用一顆感恩和體驗的心來生活,去讓自己更加快樂。
成功,是自己對事業和資產的定義吧。7年后的我,已經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了。在以后的7年間,我想要手里經過的項目至少要有幾十,發表的論文至少要20篇,在所在領域要稍有影響。能夠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獨立起來,獨立地做事情,并與人合作。至于資產,至少要存款100萬(剛開始,我制定的目標是50萬,畢竟我還有3年時間實在校園里度過。后來,在讀完《財務自由之路》這本書之后,我決定將目標制定為100萬,給自己更大的期望和動力。)。
親愛的朋友,對于上述的4個問題,你的回答是什么呢?
通過對過去的檢查,我們能夠設計不一樣的未來。相信自己的努力,也相信自己能夠做到。自己為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