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大爺的雜貨鋪
1.
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過一句乍聽起來不那么光彩的話。
這句話的前半句是:我絕不會為了信仰去死。
讀到這里我們可能會對羅素抱有鄙夷,信仰是多么崇高的東西,竟然都不愿為信仰獻身?呵,自私的膽小鬼。
但這句話的后半句給出了理由:我絕不會為了信仰去死,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是啊,人的認知水平是在動態發展的,假如年紀輕輕就視什么為終極信仰,并為其獻上了寶貴的生命,可萬一你是錯的呢,萬一四五十歲時的你就不這么想了呢?那豈不是白死?
盡管羅素的名言也未必全對,但我們起碼能夠看到,他對真理的敬畏,以及,他始終在給自己的成長,留一點空間,留一個機會。
2.
我舉這個例子,是為了回復一位讀者朋友的問題。
有讀者在網上看到了兩則“高考考生落榜后選擇自殺”的消息,問我怎么看。
我的看法是:理解,但不支持。
不支持的原因就在上面那句話里:任何事物、狀況的出現都不值得你草率輕生。我們暫且不談什么道德與責任,畢竟自殺與否也是個人的選擇,但從選擇的合理性上看,這種自殺也是不明智的。
為啥?正如羅素的理由一樣:萬一你錯了呢?
不論你在高考這件事上做的多差,甭管這件事令你多么絕望,但有沒有可能:
等你讀了幾年大學,突然發現:噢,原來高考并不能完全決定人的命運,變數有很多。
或者過了些日子,你忽然明白:噢,原來我的父母只是在那幾天對我的前途表現出擔憂,他們并不是對我失望,還是愛我的。
再或者,十幾年過去,你的三觀才終于定型,那時你已經經歷過很多事情,顛覆了許多認知,回頭再看高考失利這碼事,只會搖頭笑笑,還覺得當初為這事操心上火的自己好幼稚。
這些有沒有可能呢?去問問幾個比你年長十歲,但同樣參加過高考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會告訴你:太有可能了!
然而,在這一切發生之前,你著急忙慌地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明智嗎?
值么?
3.
但不支持歸不支持,這種不明智的做法,我還是能理解的。
我也有過輕生的念頭,第一次說起來可能更遭人恥笑,那時我才讀小學一年級。
什么原因呢,很簡單:老師留了一份家庭作業——拼音表上的字母,一個抄五遍,第二天檢查。
要按咱們現在的情況來判斷:我愚蠢透了!不就是抄幾個拼音字母么,多輕松點兒事兒,唰唰唰,三下五除二就齊活,干嘛想死呢。
但以咱們這個年齡和閱歷來評價只有六七歲的我,有點不公平。
當時我才多大,人小,寫字慢,基礎還差。
我記得那天晚上家里沒人,我是又餓又累,一個人趴在炕頭吭哧吭哧寫,鉛筆把天都涂黑了,還沒完成一半的任務,立馬就崩潰。
后來爹媽從地里干活回來,我還憂心忡忡地問他們:以后還會有這么多作業么。
我媽安慰地搖搖頭:放心吧,不會了。以后我兒年級會越來越高,怎么可能只抄幾個拼音字母呢?以后呀,你的作業比今天還要多呢。
我腦子“嗡”了一下,第一次有了自殺的沖動。
你看,在那個年齡段,在解決問題的能力停留在那個水平的我看來,這就算萬丈深淵了。
但你也知道,我漏想了一個重大利好因素,那就是:作業會越來越多,但我也會隨著年齡與能力的增長,越來越厲害呀。
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書寫速度會越來越快,基礎會越來越厚,思維會越來越得到錘煉,掌控力和心態也越來越強,實在不行還可以跟老師說:我練習冊被我媽引火燒了。
對,人是在成長的,人是可以成長的。
但當時的我,想不到這些,站在起點的自己遙望人生,只能看到一山放過一山攔,看不到自己的腿會越長越長,步子也會越邁越大;只覺得人生就是鐵板一塊,不知道生活還是有空間和縫隙的。
高考失利想死的孩子,和六七歲看著拼音字母表,想著未來更多作業而想死的我,豈不一樣么?
每個人生階段的人都會遇到在當時的他看來永遠過不去的砍,解決不了的矛盾,抗不過去的磨難,我們也會一次又一次地認為“這下完了”。
但不妨再等等,環境在變,環境不變你的能力也在變,能力不變你的心態也在變。信仰都有可能是錯的,更別說一時一境的心情了。
4.
我們往往都會夸大困難的程度和預期,但傾向于低估改變的力量。
我有一位朋友,從小因為家庭貧困營養不良,體質基礎差,長大后又染了煙癮,平均一天最少一包煙,工作前幾年作息極度不規律,外加上愛喝酒,吃菜口味重,三十出頭的時候就把身體熬垮了。
那時的他稍微動一動就全身虛汗,跑幾步胸口就有灼燒感,咳嗽都帶血味兒。
要按咱們來看,這人徹底算廢了,但你想象不到今天的他:人近中年體型不光沒發福走樣,反倒練出了幾塊腹肌,體檢時各項指標都沒有問題,前幾天剛剛參加完一場馬拉松比賽。
你說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人是可以改變的。
這么簡單的常識卻被總是被我們遺忘,我們越來越只會聚焦于現狀,眼睛只會盯著腳邊的一點障礙,然后席地而坐,嘆一聲:我完了。
習得性無助讓我們忘了想一件事,那就是:我可以為此做點什么。
而能常常追問:我可以為此做點什么的人,就是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
成長型思維說起來也并不玄奧,它最有力量的一點,就是讓人看清楚這樣一個真相:一切都只是暫時的。
很多小時候的問題,長大以后都算不得什么問題;
五年前讓你撕心裂肺的痛苦,五年后有可能只是人生畫布上的一抹顏色;
今天攔路的挫折有可能是明天墊腳的臺階;
人生上半場的執念,到了下半場也許才能看清——僅僅是執念罷了。
但在這一切改變發生之前,請別輕易放棄在場的資格。
給自己留一點進步的時間和成長的空間,讓子彈飛一會兒;
我不怕你絕望,我怕你絕望錯了。
End.
各平臺開白等事宜請添加助理微信號:
N1824503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