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喜歡?
純粹喜歡《邊城》里的文字,清新明麗,樸素自然,明媚中帶著幾絲美麗的憂傷。長詩般的小說,給人一種尤其純粹的閱讀體驗。
書的世界是作者理想和詩意的世界,浸潤著作者美麗而帶點憂傷的戀鄉夢。比如“三丈五丈的深潭,清澈見底,河底的瑪瑙白石子皆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里,兩岸多高山……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边@如詩如畫,如夢如煙的湘西風光令我沉醉,這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令我神往。
何嘗不是我們的向往之地?
除了喜歡描寫湘西風光的文字,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也讓自己眼前一亮,尤指翠翠。翠翠是多數山區女孩的還原:乖巧伶俐,帶有山區女孩的純樸,天真不嬌嫩,如湛藍天空下剛長上青枝翠葉的嫩竹,內心純凈的不沾染一絲塵埃,有著朦朦朧朧的戀愛心理,真切感人。
優美的湘西風光和那些活靈活現的人物,使自己的靈魂飄入其中,與書中之人一同歡笑一同憂傷。
這是優秀作品的迷人之處,值得細細品味和反復咀嚼,也是我的欣賞所在。
(二)啟發
作者的個人經歷與《邊城》的寫作技巧,是我的啟發之處,也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來源。
當知曉沈從文的出身──14歲投身行伍,受過苦累,卻沒有上過大學,再想一想《邊城》這部著作,似乎很容易讓人將兩者牽連。書中表達了他對理想和詩意世界的向往,的確離不開他的自身經歷。
但如此巨作的形成,很大原因在于他的才華,心性和興趣。
才華是先天攜帶和后天鍛造的結果,于我而言,前者得不來,卻可從后者獲取,心性中蘊藏著巨大力量,并非人人能解,但可以清楚這其中骨子般的堅定和耐力亦可作為協助之力,因此,學習作者的精神便可從這里作為起點。至于興趣,人人熟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此話放在作者身上,自然不為過。
所以成功真有那么難?悟性與行動的能力,與兩者融合的層次牽絆住罷了。
因而人人對待某事,要懷著虔誠之心,保有堅定和耐力的心性,加之平日里努力得來的提升,即便毫無興致,也不會像那般人后悔懊惱,更何況遇到喜愛的事呢?成功不分大小,帶著領悟便可從小事見得,并沒有想象般困難。
而關于寫作技巧,首先最大優點,最值得我學習的是語言風格──素樸自然,清新明麗。
每一種風格的形成都有它獨特的風姿,也存在別人悟不到的真諦,各有千秋。當別人都在說簡單時,便表明說出此話之人永遠做不到這一點,否則前提是擁有遠識和悟性,否則思想終歸過于狹隘,又何來的談資?
我迷戀這種風格,無關乎作者的地位,因為自己狂熱文學,癡迷寫作,只想從他的才華中多多少少獲取一些助于自己寫作的養分。
其次需學習借鑒書中的表現手法,若一一道來,可能要長篇大論??偠詺w,人物的活靈活現是一大亮點,比如塑造翠翠時,那種山區少女擁有的純樸天真通過各種描寫展現的淋漓盡致。
最后說一說結尾。作者曾說:“一切充滿了善,然而到處是不湊巧,既然是不湊巧。因之樸素的善,終難免產生悲劇?!彼越Y尾處,給人以悠長的惋惜和無限的牽掛期盼,卻又在合理之中,使人回味無窮,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憂傷于此,而又妙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