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小學繳費單
看到這張繳費單,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很驚訝,古董級的東西了吧。還是手刻的,然后用人工的那種印刷工具,用推子手動一張一張的印出來的,拿到手上很容易弄一手油墨,很多人可能都沒見過那種印刷的工具。
1995年,也就是24年前,我上三年級,學費74.1元,最貴的還沒超過81塊錢,不過這個在當時來說,也不便宜,那時候錢還值錢。印象里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費是15元,但由于學習不好,在一年級又留了一年,學費漲到了25元,我記得當時還有一些同學交不起,拖了好久才補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個時候小學的課本基本上除了封面是彩色的,里邊的書頁顏色很單一,沒有現在的課本那么豐富多彩。每次發新書都喜歡問那股新書的香味,就是現在偶爾在哪聞到那股味道,都覺著很熟悉又親切。
有的同學一學期還沒上完,發的一些用不著的書就撕完了,撕了之后疊摔子,有的地方叫也摔方寶,然后下課了到教室門口幾個人在哪玩,有的贏了一大摞,輸了的還得找紙繼續折,總想著贏回來,最后除了語文數學沒撕,其他的基本都撕完了。
還有的同學,什么紙都沒了,就會到村里的廁所里邊去找,因為那時候衛生紙還沒有那么普及,在農村很多人都是用書紙。有的人家就會放一本書在廁所里,用著方便,更方便了來拿紙的同學,我就干過幾次,嘿嘿嘿嘿嘿(o﹃o )
現在小朋友的生活豐富多彩,也沒人玩這些東西了,也就漸漸淡出了生活,有時候想想還是很開心的,能舒緩一下心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