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漠煙然
插圖:花瓣網
很久沒有心無旁騖,一下子把一本書全部讀完,還意猶未盡的感覺了,甚至想要把作者其他的作品拿過來全部讀一遍。記得上次有這種感覺,還是第一次接觸王小波的文字,幽默風趣,犀利不乏,當時想著怎么會有這樣一個敢為他人所不為,感言他人不敢言的大膽之徒,而越是讀他的文字,越是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
《藏地白皮書》并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發人深省的深刻道理,但就是讓當時的我情不自禁的喜歡上了。喜歡這段傳奇的相遇,喜歡這溫馨而美好的愛情,喜歡這靈魂相依相偎的兩個人。這對在旅途中相知相愛而后相守的小青年,如今已過而立之年,當年他們不顧一切的遠行,大膽瘋狂的追愛之旅,即使現在讀來,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原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這本書原本并不在我閱讀的書單里,卻在機緣巧合之下,看到豆友推薦,而當時的我情緒低迷,內心煩惱不安,看到這本書的介紹之后,想著回家當做故事讀讀,卻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一口氣讀完,而后意猶未盡,一掃之前的迷蒙,頹廢,他們的愛情故事浪漫溫馨,像是一股清流注入心田,溫暖而治愈。
我想,讀書也是需要契機的,如果不是當時的那個心境,也許不至如此。
執手浪跡天涯 坐看云卷云舒
2003年在非典肆虐,人心慌亂的時間段,即將從北京人名大學畢業的傅真,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父母擔憂的囑咐下,背起行囊,向著心中的圣地——西藏出發了。
而就在同時間段,一個來自香港的工程師毛銘基,也在為自己的旅行做著準備。對于他們來說,這或與只是人生旅途中的某一段,然而命運之神卻早已為他們的相遇做好了準備,為了這一刻,早已等了多時。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他們在西藏的一家旅館遇見了,初見時,兩人并無特別的好感,而隨著他們一起游玩,一起踏足那個安寧肅穆的大昭寺,一起對著天空發呆時,一些異樣的東西不知不覺地產生了。銘基漸漸的對這個活潑開朗,熱情灑脫的江西姑娘暗生情愫,傅真也對這個內斂沉默的男孩心動不已,是將這份情愫深埋心底,還是大膽的表達出來,相信你已經知道。
這本書以二人寫日記的方式,將他們的這段愛情記錄下來,好像是兩個人各說各的心事,想要靠近彼此而又害怕遭到拒絕,卻又不約而同地向對方靠近。幸好,他們都是敢于追愛的人,也都是靈魂自由的人,為著這段情,不惜跋山涉水。
西藏之旅結束之后,傅真與友人踏上了去往云南的旅程,而銘基也將要回歸到他生活的軌道上去,然而這兩個人的愛情卻從分別的那一刻剛剛開始你飛我往,他們終于將這段奇遇寫成了一個完美的故事,他們不是公主和王子,卻比公主和王子更勇敢,也更難能可貴。
他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靈魂高度契合,是朋友也是愛人,他們可以執手浪跡天涯,回歸塵世,也能坐看云卷云舒,洗衣做飯,這樣平凡可貴的愛情怎能不讓人羨慕感動?
遙遠的地方總是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于美麗,就是誘惑與傳說,而西藏究竟有何魅力,讓萬千人魂牽夢縈,一批又一批的人神往向之呢?或許只有真的去了,才能知曉為什么想去。
西藏于我來說,是一個十分遙遠的地方,都說那里是塵世間最后的凈土,天空碧藍,布達拉宮神圣而肅穆,希望有一天可以親自去看看。看看瑪吉阿米的傳說,看看雪域最美情郎倉央嘉措,......
如果有一天,你去了西藏,可否為我寄一張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