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淯水吟
我本飄零人? ? 薄命歷苦辛
離亂得遇君? ? 感君萍水恩
君愛一時歡? ? 烽煙作良辰
含淚為君壽? ? 酒痕掩征塵
燈昏昏? ? 帳深深
淺淺斟? ? 低低吟
一霎歡欣? ? 一霎溫馨
誰解琴中意? ? 誰憐歌中人
妾為失意女? ? 君是得意臣
君志在四海? ? 妾敢望永親
薄酒豈真醉? ? 君心非我心
今宵共怡悅? ? 明朝隔遠津
天下正擾攘? ? 四野多逃奔
須臾刀兵起? ? 君恩何處尋
生死在一瞬? ? 榮耀等浮云
當君凱旋歸? ? 能憶樽前人
燈昏昏? ? 帳深深
君忘情? ? 妾傷神
一霎歡欣? ? 一霎溫馨
明日淯水頭? ? 遺韻埋香魂
之前談到過古風歌,所謂古風,就是歌曲里有明顯的古風元素,比如樂器,遣詞造句,等等。
我之所以不太喜歡大多數古風歌,不是我自我標榜多清高,多標新立異,而是我覺得歌曲也是傳播內容的載體之一,
第一,作為表達方式之一的——歌詞必須向聽眾說清楚講了什么。
第二內容不要太三俗就好了。(三俗者,粗俗,低俗,庸俗也)
先說第一點,遣詞造句最好易懂,現在很多古風歌其實是辭藻的堆砌,對意思的表述毫無作用。古代人生活在古代,文風有要求,但大家起碼都還看得懂。現代人生活在現代,光學其皮毛,甚至皮毛都沒學會,拿些所謂意象來玩排列組合,不是很可笑嗎?
現代古風常用的意象:桃花,黃昏,離別,深秋,白發,霜,天下,舍棄天下為了她。。。。。。
出現頻率最高的也是最不能忍的一個詞:殤
這些意象沒錯,“殤”這個字也沒錯,李商隱的《登樂游原》,用的就是一個黃昏的意象,來看看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全詩共四句,只用了黃昏一個意象,詩人的惆悵落寞之情已經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意象與意象之間要有有機聯系,不要瞎組合。
關鍵是要言之有物,不要無病呻吟。
“殤”字是好字,可拜托各位查查字典,百度看看,這個字到底是什么意思?這么多古風歌里,有幾個用對了?簡直南轅北轍,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再說內容
恩,我就是要說很多現代人創作的古風歌里,都繞不開舍棄天下為了她這件事。任賢齊《天涯》里:贏得了天下輸了她。大概各位創作者的靈感來源于此。恩,還有很多中學時讀的網文小說。
舍棄某物求某物,這本無可厚非。關鍵是意淫的太多,容易沉迷幻想。誰也不是帝王,誰也沒可能奪取天下,讀了幾首酸詩文,碰到點生活中的不如意,就聽這些題材的,把自己悲傷放大無限倍,有意思么?偽文青們?
傳導的也是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一兩篇也就罷了,可以當作古風歌里的題材補充。但卻不能頻頻創作,因為導向失敗,會讓一些總懷少女心的同志們沉溺于自我營造的情感憂傷里,說白了,這就是靡靡之音。
《淯水吟》是現代人寫的,央視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插曲,來看看其中的遣詞造句,內容表達。
我本飄零人
意思很明白了,漢末亂世的一個可憐人兒。這里鏡頭是一輪孤月,像是跟天上的月亮說心事,也是自己跟自己說。
命不好,經歷了太多亂世艱辛。鏡頭是鄒氏,鄒氏是張繡的嬸嬸。曹操在河南南陽地區征討張繡,張繡投降。曹操入城以后問侄兒曹安民:城里有大寶健嗎??
曹安民不知道怎么搞的,把張繡的嬸嬸給曹操送來了。
想必此時張繡的內心獨白應該是:曹操,你存在我嬸嬸的腦海里。
張繡的嬸嬸腦子里可不是都怕曹操么?
我之前講過,《淯水吟》明面上寫的是鄒氏獨白,暗線寫的是曹操大將典韋的獨白。自古名將如美人嘛。這是鄒氏歷苦辛,也是典韋歷苦辛。
碰到曹操您了。
曹操還是很有人情味兒的,詩人嘛,解風情。估計前戲做的足,徹底撩起了鄒氏的心。你看鏡頭里,鄒氏撫琴,曹操跟著節拍相合。這分明是紅塵女子遇到了知音的樣子,曹老板果然是曹老板,明明要走腎,卻能讓對方以為他要走心。
也不好說。人真的很復雜,誰知道曹老板見到鄒氏那一刻,是不是有點動心了呢?所謂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萬事無絕對,我寧愿相信曹老板那一刻是動心了的,不單單是為了發泄欲望。真假情感相夾雜,很好,就是一種真實的感情。世上哪有純粹的情感。
典韋也在亂世中遇到了曹操,真是遇到了明主啊,這輩子可以把這一百多斤交給他了,誰知卻為曹操風流買了單。。。。。。
感君萍水恩
歌詞一眼就知道什么意思。
鄒氏,也可以說典韋,很感激曹操對自己的賞識。這里鏡頭轉到了典韋身上。他喝醉了。被張繡手下灌醉,一場軍變即將到來。
君愛一時歡
鄒氏的口吻,和曹老板的這個夜晚很快樂。
也像是典韋的口吻,略帶埋怨:你倒是快活了,你倒是挺快活啊。
鏡頭是張繡的手下胡車兒,趁著典韋酒醉偷走了典韋的兵器雙戟。危機馬上就來了,沒了雙戟的醉酒典韋怎么辦?沒了典韋保護的曹操又怎么辦?
烽煙作良辰。
鄒氏的口吻:真爛漫,烽煙戰場都能做良辰快活。也暗示了戰斗即將開始。
典韋:烽煙都沒散盡,戰場都沒離開,曹老板還能安心享受良辰。。。。。。
鏡頭里曹操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還陶醉在琴聲夜色里。
含淚為君壽。
鄒氏:為您把酒祝壽,不知不覺眼淚在眼眶打轉。
也不知是鄒氏預見到自己明天的命運呢?還是明白自己只是曹老板一夜之歡,自傷自憐。
典韋:真實預見到沒什么好事了。
酒痕掩征塵。
這句真好。奔波艱辛半生且不顧,先喝了今晚的酒吧。“掩”字用的真棒,作者的文學功底可見一斑。
帳外張繡已經兵變進攻曹操大營了,因為曹操對張繡沒有防備,所以軍隊一開始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倒是醉酒的典韋,身為曹操警衛隊長的直覺感覺到危險,一聲怒吼坐了起來。
燈昏昏。
燈光已經昏昏暗暗了。暗示兵變的張繡已經快打到曹操大帳外圍了。危險越來越近,這個意象用的好,一般人快不行了總會有鏡頭轉向一根在風中搖曳著快要熄滅的燭火。
帳深深。
曹操已經感覺到危險,手下也進來通報了十萬火急的情況。曹操知道了兵變的陰謀,但沒有要走的意思。
曹操要被鄒氏的溫柔困在這深深的軍帳里嗎?
外面典韋已經快支撐不住了。
君忘情。
典韋已經倒下。
曹操是詩人,詩人有多情的屬性,可多情的人,對以前的故人來看,也容易間歇性忘情。偏偏忘得這么不巧,見了鄒氏,忘了與軍隊將領們的情,殊不設防,一時大意造成了慘敗。典韋也死了。
妾傷神。
鄒氏還在自彈自唱。好像不管外面打成什么樣,不管曹操有沒有懷疑自己,鄒氏也要把話說完。
更傷神的當然還有曹操那幫將領們。還在外面苦苦搏斗抵抗,本來必勝之局讓曹老板的荷爾蒙給玩廢了。
一霎歡欣,一霎溫馨。
鄒氏在訴說與曹老板共度的這個夜晚,歡欣溫馨。其中有點真情實意在里面吧。
可也只是一霎而已。如朝露一般,太陽一出就不見了,如此短暫。
可典韋已經死了,曹老板對他是很不錯的,他在曹操帳下效命也才短短幾年,相比其他將軍,相比其他警衛隊長,太短了。
明日淯水頭,遺韻埋香魂。
(中間省略了一段)
箭已經射進了帳里,還帶著火。曹老板還是不愿離去。看他的表情,是對陰謀的憤怒,是對鄒氏的懷疑。鄒氏不在乎,對于一個知道自己結局的人總是很淡定,也許鄒氏是壓住心里的恐懼,慌亂,要把這首《淯水吟》唱完,因為這是自己人生之歌。
明天在淯水邊上啊,您看著滿地的斷臂殘骸,您見不到我了,您也找不到我了。但愿您回想起這首《淯水吟》的時候,能有點殘念是帶著我的。
也是死去的典韋將軍想說的。
也是那些死去的戰士們想說的。
通篇沒有一個生僻字,一看就懂的,但用詞老練,表達的內容很豐富。
很凄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