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畫風和以往的畫作能有很大的不同,歸根究底的起因是作畫的動機。。
從去年2016年和幾個好友莽撞地推動川西巴若寺石屋校舍籌建募款以來,為了感謝捐款的朋友,會以自己尚且不太成熟的畫作作為紀念,其中20X20CM的小幅畫作都以蓮花為主, 蓋因我自覺因為畫多了蓮花,能 游刃有余, ?不會欠畫太久。。其他尺寸則會與大額捐款者討論掛畫的裝修和喜歡好的題材、色調,在工作和家務之余,細細思索、慢慢完成。。。
認識井田久度的丁老板幾年了,不是很熟悉,隱約了解丁老板很講義 氣,手藝很好,常帶著店里的師傅上養老院給老人們剪發,,從店的名字還有簡約的裝修, 感覺應該算個潮人吧!7月初陪女兒到店里, 和丁老板閑聊提及建校尾款尚且不足,他當下允諾隨喜捐款,我也爽快地說,我愿以3幅小油畫感謝他的慷慨解囊。,隨即他帶我參觀了他新近裝修的個人工作室,一面墻上,除了展示產品外,居然有幾尊佛像,雖說這佛像只是他隨緣購來的,但是能如此大膽擺設,撇開宗教信仰,還是蠻有個性的。。。我還在后怕這任務有點難,丁老板來一句,“我喜歡現代感強點,線條簡約些 。。。
”這黑色框架和藍色光影呈現的色調和我以往畫的蓮花--中國風---精致、細膩、夢幻,有著南轅北轍的不同,但我依然接受挑戰。。。。
從去年開始用畫募款,也許是捐款者的愛心擴大了我的思維,我嘗試了許多新的題材,因為用心畫過,而逐漸從中領略了嘗試突破的技巧。。我不是原創型的專業畫家,我只是還在學習的業余愛好者,所以,尋找參考資料是我必經的過程,利用閑暇翻閱許多蓮花的攝影作品,國畫、油畫。水彩畫。直到看到黃永玉先生的下面作品,我找到了感覺。。。
但是距離開始動筆的沖動還不具足,而莊老師一直是我最好的支柱,再次向他請益。。
接下來色調的選擇,這3幅畫不能喧賓奪主,必須陪襯那幾尊佛像,普蘭應該在黑色框架和藍色光影下最合適的。。因為白天光線從左側的窗戶進來,所以即便以普蘭為主,也要有深淺之分,才有層次上的差異,,3幅可以并列,也可分開擺設,而蓮花的色澤,則3幅畫各自綻放,不宜相同。。(不得不感謝素描的經驗,讓自己會很快決定這樣的安排。。。?
這些架構在腦中逐一形成,但是總覺得蓮花雖美,蓮葉的姿態牽動著畫面的整體感,,而自己親自觀賞次數太少,還未能輕易駕馭那樣的動感。。正好松江臺協組織7月22日到新浜觀賞荷花。。當日,頂著40度的高溫,在幾畝荷花池中穿梭,看著花和葉的隨風搖曳,當晚趁著新鮮趕緊作畫。。
涂底的過程,不禁懷疑,全面平鋪的普蘭會不會太過沉悶?? 少許熟褐,少許白,大筆揮灑,阡陌交錯,從右到左,依照原先的規劃,逐漸走向光明,3幅底色一氣呵成。。。再來從右側的荷葉開始隨意而生,白日看見的婀娜荷葉,片片在畫中浮出,預留荷花綻開的空間外,信手拈來,依循右側厚重深沉,左側輕盈筆法先以畫筆大抵繪出,因底色不同,表現立體的方式也隨之而異,右側以白色突出,左側以普蘭加重,而畫與畫的橫跨精彩,就靠荷葉的 霸氣縱橫, 我本以刮刀來突兀葉間彼此的較勁,? 但以刀工過淺而作罷。。。蓮花是焦點,如何用簡約熟練的方式, 呈現如黃永玉大師那樣的視覺效果????幾經折騰后,思索那花瓣上一條條紋路,豈不是和牙刷的跌宕相符,試過后,雖無大師蓮花的神韻,但差強人意,失敗幾次后,我的蓮花終于以全新的摸樣盛開, 再看看錯落的荷葉,怎能與之相襯?最終拿起牙刷再粉飾一番。。一個晚上,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三幅畫放大,由右而左)
感恩洛扎師傅的帶領, 能參與八若寺孩子們石屋校舍的募款。。。
感謝井石久度丁老板的愛心和給我創作的靈感。。。
莊老師隨時的鼓勵和引導,讓我突破瓶頸。。。
再次厚顏,對于本文認同,請給予文后打賞,打賞金仍繼續全額轉交八若寺校舍后續建設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