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過這樣的話: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年少的我們總是對未知事物充滿著向往,愿意去探索,追尋,哪怕知道結局,也奮不顧身地去做。
剛來大學的時候,和室友們都不是很熟悉。我們打開聊天的方式是,深夜的時候聊自己的感情經歷。當我說道,自己沒有過感情經歷的時候,她們都不信。可事實確實如此,我一直在大家的心目中是好學生的形象。在文科班級中,男生很少,也不怎么和男生說話,怎么會有對象呢?學習那么忙,怎么會有時間想這個那,再說了,學校是明令禁止的。這是我給她們的答案,令她們瞠目結舌。
當她們談到自己感情的時候,從輕快活潑的氣氛,變得沉重了。情到傷心處,無法自已。那個時候的我,真的很不理解,一臉茫然的看著她們,那個時候的我們,是最好的我們,有著大好的年華。對于愛的奮不顧身,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在哲學上講,是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當她們問我沒有戀愛后不后悔時,我堅決地說道,不后悔啊!我始終認為我的價值觀沒有問題。
我在高中時代,有過暗戀的一個男生,還是在文理科沒分班的時候。他是班級的學霸,個子高高的,瘦瘦的,性格很好,一身儒雅之范。據我所知,班級里有多個女生喜歡她,我也是,偷偷地喜歡著他。很慶幸和他是前后桌,我們經常一起討論問題,他比我學習好,每次我都會問他問題,他總是耐心替我解答。每天中午回到班級,他坐在我的旁邊,還有幾個學霸,我們一起聊聊天。有關地理,歷史方面的知識。我更愿意當一個傾聽者,那個時候覺得,我們靜靜地彼此看著對方,就很美好。
最后文理分班了,他學理,我學文。他說,一起學理科吧,你不會的,我教你啊。那是我到高中為止,聽到最動人的告白。他知道我地理不好,送了我一本書,有關地理方面的。有關這本書,他給我發了一大段短信,我還記得,他說過,是初中時,老師因他考了班級第一的獎勵。他借給同學看這本書,被生物老師沒收了。老師說,你期末生物考滿分,這本書就還給你,他做到了。他很喜歡這本書,也很珍惜這本書。他送給我了,我欣喜若狂,不是因為我對這本書的喜愛,而是這本書的主人在這里所寄托的情感。
那本書,我至今還在好好保存著,因為我答應過他的,一定會好好留著,里面還有他的照片,是我要的。他說自己很少照相,照片不是最近的照片,是他11歲的照片。我高中的室友看到過這本書,想找我借閱,我拒絕了,我說,這書架的書都可以看,唯獨這本書,對我有非常的意義。雖然我們現在失去了聯系,但是我知道他去了自己心里想去的地方,在那里讀書生活,真替他感到高興。如今,再想起他的時候,猶如多年的一個遠方老友一般。默默地祝福他。
暗戀是一場悄無聲息的告白,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局,在心里開出的花,也慢慢地枯萎凋謝了。看到空間里,高中同學發的說說,暗戀一個男生,想打聽他的一切,想要接近他,卻又不敢,最終知道他有對象了。就這樣結束了,想去安慰她,可又不知該如何說。花開花落,他可知你心意。不知道,都是自己的一廂情愿,自己硬撐著的一場獨角戲。早點落幕,讓自己早點解脫。
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相知,實屬不易。注定是你人生中的過客,不必再去留戀。不想記起,也不曾忘記。來不及去欣賞沿路的風景,那就認真走好腳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