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到了選擇的時候總是會迷茫彷徨之后是無端的倔強,一如當年高考之時。當高考成績下來的時候,老天仿佛給我開了一個玩笑,一本線537,我考了536。那一刻我說不出自己的心情,不想哭,只能苦笑。然后便是選擇,補習還是上大學,建筑學還是南方。在這個雙重選擇的問題上,我執拗的否決了父母和女朋友,兩個對我最親近人的意見,一心把自己選擇了放逐,也許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已經把自己定義為了失敗者。如今又是到了這個選擇的時候。
當你把頹廢當成一種習慣,想要掙扎的時候,卻發現腳下已經沒有了熟悉的路。就像一個溺水的人一般,往下的路一切寬敞,只要按照現在的節奏你自然而然便會淪陷。而妄想掙扎的時候,卻發現從小到大緊緊將你拴在身旁的繩子,在你沒有察覺的時候便已失去了蹤影。掙扎的都有些絕望。
現在,大四下,五年大學生涯的我又到了一個選擇的路口。依舊是一個同樣的問題,考研,工作。執拗的我想要再去違逆所有的勸阻,選擇工作。在逃避也要清醒,在沉淪也要掙扎,我已經是一個成年人啦,我不能成為一個不能養活自己還要啃父母的懦夫,我也不能讓女朋友在無怨無悔跟著我的時候,眼巴巴看著別人的生活卻只能畫餅充饑。
我聽取了別人的意見,認真考慮了我的實際,決定加入考研大軍的隊伍。做出決定的那一刻,沒有想象中的痛苦,也沒有自己認為的難以忍受,心里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欣喜,似乎這是我內心呼喚已久的期盼一般。這一刻我突然明白,當自我放逐許久之后,放逐也可以成為一種習慣。
又是一個雙重選擇,一如四年之前的夏天,建筑與互聯網的選擇又成為了一個焦點。我再一次的站在了所有人期盼的對立面,和父親兩次通話的結果是沒有結果。我知道他的意思,他也知道我的意思,只是我有我的堅持。這種堅持不再是任性也不再是偏執。
這種堅持,是在我與女朋友對話之后才徹底領悟的。
我喜歡建筑,但是不喜歡學建筑。我從來沒有覺得,放棄建筑是對大學五年的浪費。也許,他只是作為一個小小的萌芽根植于我的心里,沒有誰能知道他何時會發芽。我不會拿建筑作為職業。
互聯網是一個很寬泛的問題,他只是一個方式一個工具,或者手段。我喜歡的不是互聯網的職業,而是互聯網的生活方式。
我更想說的是,我從來沒有忘記本心,只是再一條一條的實踐我的道路。我可能會懶惰會逃避,但是絕對不會忘記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