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兒子下晚自習的當兒,機緣湊巧的看到這個喜劇小品《你好,李煥英》??磿r,也只是覺著可有可無。一遍未刷完,前段笑得歡快,二幕,第十六分鐘,當那段音樂響起,我淚目了。媽媽這段日子住在家里,我硬是把眼淚擠回去,不想讓她看到?;仡^又刷第二遍,當李煥英第一次上場,配的音樂是《魯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到這,我的眼淚就開始繃不住了。等第二幕,那支曲子再次響起,心仿似被揪在一團,淚水開閘,怎樣也不能停了。
兒子每天晚自習回來,洗了澡,便要繼續學習。今晚回來后,我喊他和我一起看了這個小品。他很詫異,從來沒有晚自習回來還有“娛樂”活動,興高采烈地坐在我旁邊,看了前面也是樂得跟傻子似的,漸漸,臉上的笑容斂去,表情開始嚴肅,也不跟我嘰歪了,凝神看著屏幕。兒子長這么大,因為電視劇哭,只有一個場景,就是幼時看《西游記》,每每唐僧念緊箍咒,孫悟空捂著腦袋疼痛難忍,他便嚎啕大哭,屢試不爽。除此,從未見他因為劇情流過眼淚。今晚,當他看到第二幕的半段,賈玲豆大的眼淚簌簌而落,最后一句臺詞“媽媽,我好想你”,這個孩子把頭擰過去,用大手拭了拭眼角,聲音粗啞的給了我句“媽媽,我寫作業去了”。我沒搭話,也沒留他交談觀后心得,讓他自己消化和體會吧,這么大的孩子,總有自己一個人成長到開始有擔當的那天,也許就從今天開始吧。
我一個人靜靜地坐沙發,一遍一遍地刷著,這大約是這么多年來,我看過的最好的小品。能讓你笑著,笑著,就凝噎了,淚珠晃悠悠地跌落下來。生涯那樣蒼白,蒼白得讓人無力;事實那么殘酷,殘酷得讓人悲傷。賈玲的父親回來,帶了根雪糕,因為沒有冰箱,把那根快要化掉的雪糕和妻子一起分著吃;給她買了塊兒頭巾,她比劃著,換了數種扎法,嘴角上揚,連空氣里都滿滿地流淌著喜悅和滿足。當尖銳的剎車聲叫囂而起,一條生命也隨之戛然而止。原來媽媽想要的冰箱,賈玲給買了雙開門的;給爸媽買的皮衣,因為媽媽穿了嫌小,換到合適的回來時,媽媽已經離世了。這個世上最不能等的是孝順父母,她的每滴眼淚我都感同身受。
最近因為骨折,媽媽從家趕來照顧我。每天早晨,鬧鐘一響,只要我有動靜,媽媽便打開房門出來了,那么快的衣著整齊,分明是早就起了,只是不想吵到我們,就一直等著我先出來,她便趕緊的出房間門,準備給兒子燒早飯。即使是只能一只腳踮著,蹦跶著走路,啥事也不能做,我每天也是早早地起,坐沙發上陪著燒早飯的媽媽;等著到點叫睡著的兒子,抓緊餐桌上的時間和他說會兒話。早餐上桌,媽媽便開始洗衣服,等兒子吃完,媽媽洗好碗筷,又開始掃地,拖地,刷鞋,擇菜,不到八點,這些事情全部搞定。她還裝作不經意的對我說“在這比在家舒服多了,在家還要上班,在你這,只做點家務事,都是手頭活”。我知道她是怕我內疚,才會有此一說。
老兩口幾乎沒分開過,為了照顧我,媽媽一個人在家,爸爸留在老家,自己燒飯,自己洗衣服,守著那么大的房子,還要上班。在家成天斗嘴的老兩口,分開后,每天一個電話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更多。妹妹那天在家里吃飯開玩笑地說了,“真是受不了你們了?!逼鋵崳麄冋f的內容無非是,媽媽問爸爸下班沒有,今天吃了什么,有沒有去學校散步;爸爸問媽媽,今天燒了什么給我吃,我有沒有好點,太陽能怎么上不上水。每每這時,媽媽便略帶傲氣的說,“我在家,你爸成天跟我辯,斗嘴,看,我出來了,太陽能的水都不會上了吧”。很有后勤部長的范兒。
媽媽每天忙好,就是中央三套的忠實擁躉者。主持人,草根演員,大角兒,老人家都能報上名來。我跟兒子開玩笑,你外婆是中央三套編外主持,且自帶音效??此看伍_懷大笑,我都覺得自己特別幸福。爸爸每個星期都會顛簸一個多小時公交,捎上幾大包在農村集市買的新鮮蔬菜,來看我們。今年中秋節,爸媽第一次在我家過的節。一大家人圍著餐桌,聽老兩口互粉互損,兩個娃兒互掐爭菜,還有比這更幸福富足的事情么?年過四十,幸福感來得更簡單。這樣的家里,我大約是兒子的“李煥英”,媽媽是我們的“李煥英”。
給爸爸寫過幾篇文章,記得有一篇叫《溫軟的習慣》,愛我們,不求回報的對我們好,已經是他們溫軟的習慣。我們成天忙著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他們女兒的孩子都一米八幾了,在爸爸的眼里,我們仍然是他的孩子。他們為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種習慣,于他們都是心甘情愿的溫軟。少不更事,父輩這樣的付出,于我們,是天經地義,也影響著我們現在自己對孩子的心境。到現在,我們這個年歲,他們的習慣,早已讓我和妹妹心生愧疚,他們仍習以為常,且永遠不會改變。
在這個倫常的輪回里,我是兒子的,父母是我的“有人為我立黃昏,有人問我粥可溫”。
煙火氣息,溫暖細碎。人間清歡,莫過于此。
今天寫了一天材料,沒精神頭再寫東西。今天和閨蜜朋友去看了電影《愛樂之城》,沒看到閃閃發光的愛情,倒是記住了米婭受了愛情的委屈,事業的挫折后,第一個想去的地方,便是父母的家。感慨良多,匆匆把以前寫的這篇文章,翻出來,謄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