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作為一名醫生,我所記錄的是一位感冒后,不幸離世的18歲青年。
從感冒到重癥心肌炎、從門診到ICU;涉及就診、用藥、體外膜肺(ECMO)等信息,希望大家用不上。
感冒,對多數人只是生活的一個片段,然而重癥確可危及生命。一個真實病例,一段從醫經歷,匆匆當中體會生命的無常,留下對醫學的思考,對生命的敬畏……
1、背景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癥病變,屬于感染性心肌病。
據統計,病毒感染期約5%患者發生心肌炎。根據前期感染史、臨床表現、心電圖、心肌損傷標志物、超聲心動考慮此病,確診則需要心肌活檢。
目前,治療上主要針對心肌炎癥,尚無特異性療法。輕癥患者系統治療后可痊愈,少數重癥患者會留下心律失常等后遺癥,極少數患者則因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死亡。
無論成因,一旦考慮此病,均建議早期入院診療。
2、確診病情
01 受涼感冒
* * * * * *
普通感冒5-7天會有自愈傾向,少數合并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病毒性心肌炎,則需住院診療。感冒不可怕,但并發癥需要注意!
基本情況:男孩,18歲,身高172cm,體重51kg,體型瘦弱,職業:裝修學徒。
診療概況:當地門診檢查血常規,心電圖基本正常,甲狀腺激素偏高,予以抗病毒,抗炎及退熱治療。
現有問題:持續低熱,體溫在37.7-38.3℃之間,鼻塞流涕好轉,但逐漸出現胸悶和頸部疼痛。
02 綜合分析
* * * * * *
當時未見到病人,電話交流,考慮: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亞急性甲狀腺炎,胸悶待查:病毒性心肌炎待排。
病因考慮病毒性感染,具體病毒需要進一步病原學檢測。(病毒是引起感冒,亞急性甲狀腺炎,心肌炎的首要原因)。
建議患者入院診療,以排除疾病風險。男孩因為工作原因,未能如愿。
03 入院診療
* * * * * *
2天后,患者癥狀反復且加重,家屬從外地匆匆趕來,緊急入院。
直觀印象:年輕,瘦弱,乏力,語聲低微,體力較差,疲勞感明顯,時有胸悶,頸痛。
下午:經由急診收住相關科室,完善常規及生化檢查,心臟彩超,胸部CT,并復查心電圖,游離甲狀腺激素,監測生命體征。
晚上:心電圖危急值報告:結合臨床,急性下壁,前側壁心梗!
心梗? 多處心梗意味著較大范圍的心肌損傷。如果是老齡或基礎病患者,首先考慮冠心病等冠狀動脈血管病變引起,可以采取支架治療。而患者18歲,剛成年,規律生活,沒有基礎病,冠心病的可能性并不大。
第二種考慮就是病毒侵犯,造成心肌彌漫性損傷,可以引起重癥病毒性心肌炎。結合患者感冒史,臨床癥狀,此病可能性更大。研究報道:重癥病毒性心肌炎致死率可達70%[2]。患者病情嚴重,病危!
3、病情急轉
患者迅速出現神志模糊,一過性意識喪失,血壓、血氧偏低,心率偏快,休克的表現。
醫生緊急討論:
科主任,ICU(重癥監護室)、CCU(心臟重癥監護室)、內分泌科多學科會診,綜合考慮:急性重癥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亞急性甲狀腺炎;立即予以吸氧、心電監測,開放靜脈通路,生命支持治療,并完善各項檢驗檢查。
患者突然抽搐:
患者父母很是緊張、焦慮,著急詢問病情。突然一旁的護士喊:“患者抽搐,過來幫忙”,共同協作,打開口腔,避免咬舌,調整軀體,保持呼吸通暢。抽搐持續約幾秒,逐漸平靜。綜合考慮血壓偏低,循環不穩定,暫未上鎮靜類藥物,繼續監測及生命支持。
家屬情緒緊張:
無論作為醫生還是患者朋友,盡早告知真實病情,對于醫患配合很是重要。患者父母顫顫巍巍聽完病情,母親癱軟在旁,父親直接雙膝跪地 “救救我兒,他才18歲!”。趕緊扶起并安慰家屬,醫院會盡最大努力,希望家屬也盡力配合。作為醫生,在這種時刻同樣感受到巨大壓力。現在需要:避免情緒干擾,維持生命體征,完善相關檢查,緊急聯系ICU 。
診療有序開展:
抽血,驗尿,床旁彩超,開放深靜脈通路,控制點滴速率,各項診療有條不紊,緊張有序。護士,醫師進進出出,認真仔細,張馳有度,心電監測時不時發出“滴、滴、滴”的報警聲……
4、ICU診療
當晚,在生命支持治療下,轉入綜合ICU。
結合國家臨床指南,制定分步治療預案—
以生命支持為依托的綜合治療
糖皮質激素、抗病毒、抗感染、輸血治療同步進行;
球囊反搏治療(IABP),幫助心臟泵血,為心臟“減負”;
持續血液凈化,清除體內的炎癥因子和代謝產物;
呼吸支持治療,使用呼吸機幫助肺更好地“工作”;
體外膜肺氧合(ECMO)等心肺輔助裝置,讓心、肺充分“休息”
01 病情惡化
* * * * * *
凌晨01:30,在無創呼吸及輔助通氣條件下,心音微弱,血壓持續偏低。床旁彩超發現,心臟室壁幾乎靜止不動,整個心臟擴大將近1/2,心功能極度衰弱,肌鈣蛋白超標50倍,診斷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腫。
告知家屬病情惡化,隨時可能心跳驟停,征得患者父母同意后,迅速準備各項高級生命支持。
02 心跳驟停
* * * * * *
凌晨02:50,患者第一次出現心臟停搏,予以腎上腺素靜推,持續胸外按壓等搶救措施,恢復自主心率,但循環一直不穩定。
凌晨03:40,考慮病情兇險,心臟已經不能負荷。重癥監護室ICU與心內科協作,經右側股動脈完成IABP植入術,手術順利。IABP術:即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是最早的氧供輔助循環方式,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的優點,廣泛應用于心源性休克或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循環支持。
03 ECMO治療
* * * * * *
連續的搶救,循環仍未見明顯改善,心率,血壓極不穩定,期間共計出現過5次心跳驟停,經緊急搶救后復跳。綜合以上,考慮——心臟泵功能衰竭。
07:50分, 針對病情變化,多學科討論,建議ECMO(體外膜肺)治療,替代部分心肺工作,提高生命支持。經患者父母同意后,報醫院備案審批。
09:20分,完成ECMO。ECMO即體外膜肺氧合,是體外循環技術的擴大和延伸,可對呼吸或循環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進行有效的呼吸循環支持,給心肺以時間來休息和恢復,改善低灌注,低血氧,但費用高昂。
04 心肌損傷嚴重
* * * * * *
檢驗科多次報告危急值:心肌酶譜超標20倍,肌鈣蛋白超標50倍。
心肌酶譜,心梗三項是公認的心肌損傷標志物,對于診斷心肌梗死,評價梗死范圍以及危險程度具有重要意義。這幾項指標持續偏高,說明心肌損傷嚴重,并且由于心肌細胞的不可再生性,壞死的心肌是無法恢復,預后不佳。
05 激素沖擊治療
* * * * * *
多學科綜合會診并結合前段時間治療反饋,建議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告知病情危重和治療風險,家屬充分理解,信任繼續搶救。
患者父母已很久沒有合眼,通紅的雙眼,拼命控制著淚水,盼望醫生能妙手回春,拯救他們的獨生子。期盼的眼神,哽咽的聲音,焦慮的表情,醫生也能感覺到肩上那份沉重的擔子。
連續三天的沖擊治療,各項指標仍無明顯改善,在多項高級生命支持治療下,病情仍持續惡化。
5、痛苦的抉擇
ICU持續搶救八天,心肌大面積壞死無法逆轉,心臟泵功能無法恢復,多器官功能衰竭,ECMO脫機后生命無以維持。
診療費用共計10萬余,危重的病情,沉重的負擔,家屬心力交瘁,無力再承擔。一次次談話后,痛苦的抉擇,放棄治療……
6、離別的背影
父親蹣跚得推著裝有兒子的平車,淚水早已彌漫雙眼;母親癱軟在急救車上,死死抓住蓋在獨子身上的白布,無助得哭喊,眼淚近乎流干。
刺耳的笛聲響起,帶走了青年……
7、感觸與建議
動用了現階段所有可行的搶救措施,仍未能挽回年輕的生命。縱觀整個發病及治療過程,我想以下幾點,值得提醒與注意:
特別提醒
* * * * * *
01 感冒,發燒每個人都會經歷,但一定要注意病毒性心肌炎。
02 心肌炎早期癥狀不典型,心電圖、肌酶可無明顯表現。
03 多見于平時身體較好、工作和學習壓力較大的青壯年,以20至40歲人群為主。
04 病程可在短時間內迅速進展,在出現不適癥狀的24小時內發生心力衰竭,病死率約為70%。
生活注意
* * * * * *
平時:
要保證睡眠充足,勞累容易加重心臟負擔、易被病毒“乘虛而入”;
感冒期間:
重視休息,最好能臥床或靜養,勿強求學習、工作;
禁煙酒,忌熬夜,不要進行游泳、跑步等高強度有氧活動;
多吃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橘子、番茄等;
若出現胸悶、心悸、活動后氣喘,或感冒癥狀與以往不同,病程延長,應引起重視;
重視心臟,顱腦等重要臟器的保護,注意早期表現,盡早系統診療。
疾病兇險,生命脆弱,
當身體報警時,千萬不可大意!
8、后記
八天,恍如隔世,父母與兒,陰陽兩隔……
感冒,對多數人只是生活的一個片段,而對于男孩卻是生命的終結。
希望天堂沒有病痛,希望家屬振作前行。
最后,祝愿大家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可持續,才是根本。
==============================
注:
1、特此感謝診療過程中給予幫助的諸位同事!
2、研究顯示《爆發性心肌炎死亡率達70% 》初期癥狀與感冒相似,http://news.ifeng.com/a/20161105/50208776_0.shtml
3、你可以自由轉載本文作為非商業用途,但請保持文章的完整性,不得刪改,并且在開頭重要位置注明作者與原始鏈接;若需采編本文作為商業用途,請聯系本站主編。
文字/ 王康 微信公眾號:Doctorwangkang
插圖/ 來自網絡
編輯/ meteorwxy
審校/ meteorw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