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和哈桑雖然是主仆關系,也有著由于歷史原因導致的身份上的截然差異,一個是普什圖人,一個是哈扎拉人,一個是遜尼派,一個是什葉派。但倆人從小情同手足,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喝同樣的乳汁長大,一起蹣跚學步,他們在一起度過了快樂、美好、自由的童年時光。
哈桑心地善良、純潔、勇敢,對阿米爾絕對忠誠,他開口說話叫的第一個名字就是“阿米爾”,他總是能夠看穿阿米爾,明白他的一切,任何時候他都愿意為阿米爾挺身而出,為他作出任何犧牲。他對阿米爾說,為你,千千萬萬遍。
阿米爾生性懦弱、膽小怕事,這讓他具有威嚴形象、受人敬重的父親感到失望,甚至是厭惡。他的父親苦惱和困惑于為何他的兒子竟然一點也不像他。他內心極度渴望父親的注目、聆聽,還有愛,雖然他一直試圖努力拉近與父親的距離,卻無法真正改變父親對他冷漠和疏遠的態度,仿佛兩人之間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而關于這個鴻溝在得知父親的秘密之后,他也才有了真正的答案。
相反,阿米爾的父親十分欣賞哈桑的勇敢,父親從來不會忘記哈桑的生日,而且每年都會送給他禮物。1974年哈桑生日那天,父親送給哈桑一份特殊的禮物,父親專門請來了一名外科醫生,為哈桑做個面部整形手術,哈桑天生的兔唇沒有了。父親對哈桑的愛護,讓阿米爾充滿了嫉妒。
那年冬天,阿米爾希望利用斗風箏比賽的機會,讓父親對他另眼相待。在哈桑的幫助下,那些原本在蒼穹中飛舞的風箏,被他們陸續割斷了線,他們興奮地看著一只又一只風箏墜落,而阿米爾的那只風箏一直在翱翔,當最后一只藍色的風箏也被割斷了線,他們開心地擁抱在一起,街上的人都向他們投去了艷羨的目光。為了讓阿米爾贏得最終的勝利,哈桑主動跑去替阿米爾追那只藍色風箏。
不幸的是,那只藍色風箏是阿塞夫的,可憐的哈桑孤身一人被堵在了一個死胡同里,遭遇了阿塞夫以及另外兩個男孩的侮辱和猥褻,書中那段文字描述的情景真的不忍想象,作為孩子的哈桑,他的身體和心理都受到沉重的傷害。阿米爾躲在一旁目睹了整個事件,但他卻逃跑了。他背叛了那個以為和自己是朋友,其實從未將自己當朋友的人,背叛了那個對他忠心耿耿的人,背叛了那個愿意為他千千萬萬遍的人。阿米爾一方面承認自己的軟弱,但更真實的原因是他想贏回父親,他認為哈桑從他身上奪走了父親的愛,他想消除掉他所認為的這個障礙。
哈桑開口叫的第一個名字是阿米爾,而阿米爾叫的第一個名字是爸爸。對哈桑來說,阿米爾是最重要的,對阿米爾來說,父親是最重要的。
阿米爾一直為他的行為感到深深的愧疚、不安,和羞恥,所以他沒有勇氣,甚至是討厭面對哈桑。每個日日夜夜都忍受著內心的折磨,揮之不去,從此只能痛苦、空虛地活著,他的生活被徹底的打亂了。胡同里發生的事情,對哈桑,對阿米爾來說都是一場噩夢。
為了擺脫逃避內心的痛苦和折磨,他通過一種卑劣的手段,逼走了哈桑。阿米爾在父親面前給哈桑定了莫須有的“偷竊罪名”,而哈桑也承認了,沒有做任何辯駁。因為哈桑明白阿米爾。但令阿米爾震驚的是,最痛恨“偷竊行為”的父親竟然沒有責怪哈桑,他直接原諒了他。阿里和哈桑還是堅持要離開,盡管父親多次祈求他們能夠留下。
后來俄國發動了對阿富汗的戰爭,很多阿富汗被迫背井離鄉,逃亡到其他國家,阿米爾的父親帶著阿米爾先是到了巴基斯坦,后來又到了美國,逐漸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在阿富汗跳蚤市場,阿米爾遇到了索拉雅,第一次見面就被她的氣質迷住了,一見鐘情,盡管索拉雅的名聲不好,但阿米爾卻并不在意。他認為每個人都有過去,自己沒有理由去指責別人的過去。索拉雅把她過去不太光彩的事情,很坦誠地告訴了阿米爾,但阿米爾依然沒有勇氣告訴她有關于他的過去。在阿米爾的請求下,身患肺癌晚期的父親做了一件作為父親最后能做的事情,就是替阿米爾向索拉雅家里提親。阿米爾如愿以償地娶到了他心愛之人。不久之后,父親去世了,阿米爾的生活過得很幸福,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說,真正實現了成為作家的夢想。
然而拉辛汗從巴基斯坦打來的電話,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拉辛汗對他說,來吧,那里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此刻,他便知道關于過去發生的事情,拉辛汗一直都知道。他還是選擇踏上前往巴基斯坦的行程,見到拉辛汗之后,他得知了那個被父親埋藏了三十八年的秘密。原來他和哈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他終于理解了父親對阿里和哈桑的態度,同時也得知了父親曾經也是一個賊。他和父親都背叛了那個愿意為他們付出一切的人。哈桑已經死了,阿米爾只能在哈桑的另一部分身上贖罪,也就是去喀布爾解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幾經尋覓,萬萬沒想到索拉博竟然落在了阿塞夫的手里,這一次阿米爾沒有退縮,而是冒著生命危險,不顧一切地與阿塞夫進行搏斗,最終成功帶走了索拉博。
阿米爾和他父親一樣,都背負著“背叛”的罪名活著,他的父親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贖罪,比如修建恤孤院,為一位陌生婦女挺身而出,將阿里和哈桑視作親人而不是仆人。而阿米爾一直沒有勇氣公出自己的秘密,只能不斷地選擇逃避,所以每天都在這個秘密的陰影下痛苦地活著。當他為救出索拉博拼盡全力,他再次成為一位好人,他也終于感受到了輕松。
阿米爾從來就不是一個壞人,只是渴望得到完完全全的父愛,他小時候從拉辛汗身上得到的東西比從父親身上得到的要多,拉辛汗對阿米爾的成長起到了重要影響,拉辛汗更像是一位父親,所以阿米爾當初做出了讓自己懊悔莫及的選擇,父親勇敢又令人敬重,卻是一位不為人知的盜賊,奪走了阿里作為父親的權力,奪走了哈桑知道自己真實身份的權力,以及阿米爾正常享受父愛的權力,這也折射出人性的復雜。有時候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沒有彌補的機會,而終其一生都只能在罪惡感的籠罩下愧疚地活著,幸好阿米爾擁有也把握住了這樣的機會,而這應該感謝拉辛汗。
作為一名讀者,在帶著憤怒和鄙夷,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指責和批判阿米爾之前,可以先思考或者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勇氣面對曾經犯下的過錯?如果有一次彌補的機會,你是否又能全力以赴地珍惜和把握?
阿米爾和哈桑小時候能在一起快樂地玩耍,以及哈桑對阿米爾的特殊情感,應該也源自于他們之間血濃越水的親情吧,一直在連接著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親情的確有著一股偉大的力量。
阿米爾和哈桑小時候能在一起快樂地玩耍,以及哈桑對阿米爾的特殊情感,應該也源自于他們之間血濃越水的親情吧,一直在連接著他們。
最后,風箏出現了。阿米爾帶著不再開口說話的索拉博放風箏,和他一起追風箏,這次距離哈桑幫阿米爾追藍色風箏已經過去了27年了。
“為你,千千萬萬遍。”他對索拉博說。
風箏,不只是天上飛的風箏。它是具有象征意義的,它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愛情、親情、友情,也可以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善良、正直、誠實。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我們一生中在不停追尋的。
你有那個愿意為了TA,千千萬萬遍的人嗎?
誰又會為了你,千千萬萬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