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是有代價的 -中國孩子皆巨嬰
如果不能和你共擔風險,他的建議毫無價值
其實這句話說的有些絕對,更精確一點說,應該說關鍵決策中,什么是關鍵決策,應該是教育,職業,婚姻,財產等關鍵決策中,如果不能和
我時常想起我的一個初中同學,同樣考省內最好的重點高中,我是運氣好,剛好過了幾分,他當時差了一些分數,不過可以繳納18000元的借讀費用,他們父母是非常普通的家庭,和他商量,要不去第二批最好的學校,也是一所市重點,升學率也差不到哪里去,他不同意,父母一想,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寧愿自己苦一點,也要繳納高昂的借讀費,孩子在高中似乎也沒有怎么珍惜,沉迷于網吧,到考大學的時候依舊需要父母資助上民辦三本
在長大一點,發現愚蠢的父母比比皆是,孩子一句輕飄飄的我想留學,父母賣了房子,每年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投入,換來的是什么,換來的是,孩子四年留學虛度年華,回來后英文依舊磕磕碰碰,逃脫不了家里蹲的命運,父母又需要不計成本的給孩子托關系找工作。
教育不過是一個產品而已,講究投入產出比,如果你值得投入,買個蘋果電腦蘋果手機就不錯,可以產生更高的回報,如果不值得投入,用個諾基亞滿足基本需求即可(我大學四年可都是用的諾基亞兩三百的普通機),
越窮的父母對孩子反而在孩子身上教育反而越舍得投入,生怕虧待了孩子,這樣的父母,頭腦必定是懶惰的,對孩子也是極其不負責任,
矯枉必須過正,
前半句,再苦一定苦孩子,讓孩子小小年紀,幫鄰居大大工,賺些零花錢,就會知道如何做決策,
后半句,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句話是對的,不過不是對孩子,而是對父母,父母自身多多花錢買書,多多接受再教育,好的父母是嚴于律己,寬以待孩,孩子能扶就扶,能得個諾貝爾 或者成為比爾蓋茨當然好,如果不行,身體健康情緒健康能夠自立就已經相當不錯,現在是父母一年讀書不到一本兩本,對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倒是痛心疾首,真是可笑
孩子一句我想留學,你要付出你應得的代價,比如你的自立能力,你的廚藝,比如你的語言水平,比如你的高中GPA,而不是享受是自己的,代價由父母承擔。造成了中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巨嬰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