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富春江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從初中開始一直停留在書里的句子,直至昨天就這樣走進它。
(一)
走在村道,石子路一如昨日,穿街過巷,有的人家在院子里曬玉米,特別精致,都曬在竹席上,江南的精致,盛產竹子都可見一斑。
富春江就在旁邊流淌,茆坪村的這段也許并不是最精華的,三伏天少雨,江水也有些稀少,但文字里面的底蘊還在:
水皆縹碧,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到達村里比較晚,去外面吃飯,抬頭一望即是最美的風景。
(二)
我在車上說杭州的樹美,大家不以為然說村里還有上千年的古樹,還在車上路過已經震撼,飯畢帶我去看。
一千三百多年前,唐代至今,它們見證多少歷史風雨佇立于此。我抱著粗壯蒼老的樹干,老樹無言:
孩子,一切自己去體會。
那郁郁蒼蒼的葉子,沉淀下所有卻又不著痕跡般。有其它植物長在它枝干上,也有新枝旁邊長著,再蒼老的生命,仍然在更替,仍然以它獨特的形式在流動。
大家喊我快走,因為我們,也有自己的功課要做。
(三)
晚課結束后,看見星星和深藍的天空,有城里沒有的亮有城里沒有的藍,還有可愛的月牙兒。晚風吹來,身心放松,忘記了白天的暑氣,靜靜看天空。耳邊仍有車聲,偶爾還有人卡拉OK,這里不是世外桃源,只是沒有城市的高樓和仿佛碾壓過每一個夢境川流不息的車聲。
(四)
于是,晚上十點多可以入夢。早上五點,走在村里,看見炊煙裊裊和著霧氣,大部分人家仍然保留柴火灶燒飯。最驚喜卻是是門前的柴,碼的整整齊齊在屋前,還有的會有好看的“屋頂”蓋住。地里已經有勞作的人,還有以前農村里的情景。
(五)
趁師兄出門接人,下午大家放假跑去游泳。男生直接下水了,暢快好似像小鳥從籠子飛出來。村里都是特別小的小賣部,看一圈賣泳衣的在廊橋對面,于是幾個女生沒有下水。
(六)
腳泡了泡水,很舒服,溫度恰好。幾個女的被男生潑了一身水,干脆走回去換衣服。菜花順便帶我去看村里的書院,古戲臺還有糧倉。書院木質結構有些破落但格局還在,有天井感覺很舒服,政府會重修。古戲臺保存很完整,旁邊是邊上弄了些博物介紹。想必節日時候會很熱鬧。糧倉是60年代的,年代雖然不是特別久遠,但三個小小圓筒形,特別可愛,水泥結構,是防鼠害的。
(七)
茆坪村宋代建造至今有九百多年,群山環繞,古樸典雅,尤其街道保留以前構造特別舒服。和村里人并無深交,只是師兄也在這邊建立書院。
本地人外地人大家過著自己的生活,互不干擾。對我來說,更可愛是同修們,這更珍貴。
多少的緣分大家相聚于此?也許這對我來說只是幾日的停留,帶手機身上卻也很少打開。
村居一日,城里幾載?
浮生若夢,好夢哪怕短暫,也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