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希勒在2015年有四場演講,油管上可以看到(Robert Schiller, Tokyo, LSE, Syracuse University, Swiss)。他是《非理性繁榮》的作者。他始終認為金融活動的核心方面是心理的而非其它方面的。
羅伯特?希勒準確預言了人類進入21世紀的前兩次金融危機(2001年和2007年),他于去年預言似乎很快會到來的第三次金融危機將最可能始于債券市場。他將危機的原因歸于彌漫于世界的普遍焦慮,稱其為“焦慮感泡沫”。信息技術史無前例地增加著每一個人和世界上多數人的焦慮感。觀察這一點很方便,看一看微信就知道了。希勒指出,資產價格居高不下的源頭是未來太不確定,人們追求安全勝于追求回報率。國內似乎兩者都被同樣追求,不過,追根溯源,缺乏安全感還是主要的一個原因。“英國債務是英國GDP的六倍以上,希臘破產時債務是GDP的六倍。中國債務總額早已超過GDP的三倍或三倍半。如果加息,政府是否有償債能力?與債務崩盤和政府破產等價的一個問題是,普通中國人持有哪一種貨幣是安全的?美元、日元、歐元、人民幣?”
在剛剛于紐約舉行的會上,達里奧認為,“在窮盡推升通脹及增長能力的道路上,日本在歐洲之前一步,歐洲在美國之前一到兩步,美國可能在中國之前兩步。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之勢無法遏制,會比人們過去習慣的更低。”
他認為,現在的債券市場已經處于“危險境地”,人們應該認真考慮,“我們是否已經接近長期債務周期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