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
現狀描述:“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具體原因:后進生的理解和理解教材所花時間以普通學生多2到3倍。知識忘得快。
解決方案:
(1)重視“第二套教學大綱”--擴大閱讀范圍;
(2)選擇閱讀可以選擇與課堂直接相關的書籍或智力訓練的書籍;
(3)用驚奇,贊嘆治療大腦兩半球的神經細胞萎縮,惰性和虛弱;
(4)編制特別的習題集--最好采用故事的形式;
(5)教他們閱讀和思考來代替補課,激發他們的覺醒
重點摘錄:
應當讓這些兒童的頭腦里產生盡可能多的、關于周圍世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疑問,讓他們帶著這些疑問來問我。
千百次的觀察使我們得出結論:在兒童感到驚奇,贊嘆的時刻,好像有某種強有力的刺激在發生作用,喚醒著大腦,迫使它加強工作。
請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該更多的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起來的活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學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感。
7.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現狀描述: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不能活學活用
具體原因:知識在學生那里常常變成不能活動的“貨物”。
積累知識,就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周轉”。
知識沒有加以運用
解決方案:
(1)糾正對知識的片面評價——知識不是表示回答老師的問題,而是意味著能夠運用;
(2)努力做到是學生的知識不要成為最終目的,而要成為手段。
(3)教學生學會思考,在情境中學習知識,說自己的話,而不是重復別人的話。
重點摘錄:
請你努力做到使學生的知識不要成為最終目的,而要成為手段,不要讓知識變成不動的、死的形狀,而要使它們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在集體的精神生活中、在學生的相互關系中、在精神財富交流的生動的、不斷的過程中活起來。沒有這種交流,就不可能設想有完美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緒的、審美的發展。
教學和教育的這一方向性體現為: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
如果詞不能作為一種創造的手段而活躍在兒童的心靈里,如果兒童只是記誦別人的思想,而不創造自己的思想,并詞把它們表達出來,那么他就會對詞采取冷淡,漠不關心和不易接受的態度。
8.關于獲取知識
現狀描述:雖然學生背東西背得爛熟,回答的很流暢,但未必能促進知識才能的發展。
具體原因:知識沒有在運用中得到發展。
解決方案:
(1)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知識。
(2)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在備課時找出交節點,讓疑問激發求知愿望
(3)必須知道哪些東西要講,哪些東西留著不要講完,埋下引火線。
重點摘錄:
這種抽取已有的知識來解決疑問的方法就是獲取知識。
凡是學生的知識并沒有什么空白和脫節的地方,我就只加一簡短的講解。這里沒有那種表面上的積極性,學生每雖然沒有開口,沒有回答問題,沒有相互補充,但這是真正的獲取知識。我想,這種獲取知識的形式,可以稱之為學生對自己思想的回顧,對自己的知識倉庫的“清點”。
9.怎樣把學生從事實引導到抽象真理
現狀描述:學生能很好的記住規則,定理,公式,結論,但是不會實際運用。有時并不理解它背會的東西內容實質是什么。
具體原因:知識是沒有理解,而是背出來的
解決方案:
(1)引導學生通過理解,弄懂大量的事實是和現象以后再進行識記;
(2)一定要經過實際作業;
(3)使識記在思考的過程中進行;
(4)找出相互交織的那些點;
(5)將腦力勞動建立在科學原理的基礎上。
重點摘錄:
許多事實使我深信:學生會不會對算術應用題的條件進行思考(特別是四五年級),正是取決于他是怎樣掌握抽象概括的。那些沒有思考過足夠數量的事實,而單純背誦抽象概括的學生,就不會思考應用題,不能用思維把握住各個數量之間的依存關系。相反的,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她不是死背式的識記。那么它在算數應用題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個個數量之間相互依存關系,學生把應用題的條件讀一遍,先撇開數字不管,對他進行思考,先不進行具體的算術運算,而是先設想一個總的解答步驟。
我深信,最深刻的聯系,與其說在于實際教材內容上的聯系,不如說在于腦力勞動性質上的聯系。如果學生的腦力勞動建立在科學原理的基礎上,那么數字也會有助于兒童掌握歷史,歷史也會促進數學才能的發展。
在學習語法時,會不會運用知識跟在掌握知識過程中,對于事實的思考之間的依存性表現的最為明顯。在這里,對抽象真理概括的第一次認識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10.第一次學習新教材
現狀描述:學生學業落后,成績不及格。
具體原因: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沒有學好。
解決方案:
(1)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完成作業的。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學生的獨立工作如何,使學生在獨立工作過程中思考事實,得出概括性結論。
(2)第一次學習新教材必須有特別的明確性。尤其是語文教師要提出這個目標:一定要使課堂上書寫作業沒有錯誤。
(3)可疑的詞預先加以詳細解說。
重點摘錄:
在學生的意識中不明確的、模糊的、膚淺的表象越少,壓在他肩上的學業落后的負擔就越輕,他的思想對于以后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準備就越充分,他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果就越好。
應當走到這些學生的每一個人跟前去,看看每一個人遇到什么困難,給每一個人指出專門為他準備好的作業題。一定要設法讓他獨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取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對事實現象規律性作出膚淺的理解,不要使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就在語法規則上犯錯誤,不要是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數學規律時,就錯解例題和應用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