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跟朋友L開玩笑,說我要送她本書,我強調是自己的書。雖是開玩笑,但說出口后卻給我十分的激勵。只要相信自己,并堅持下去,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今天早上老公司后,我列出了今天的工作計劃:
1.完成工作日志。
2.完成閱讀記錄API。
3.完成個人中心數據。
4.完成專家推薦
猶豫片刻,我又加上了一條:
5.完成《夢》
夢是用來追的,沒有行動就不能實現。所以,把今天的工作計劃完成后,我開始了《夢》的創作。
創作是個很認真的詞匯,給我儀式感。也許有些人會嘲諷,你這也算創作?我不會辯解,辯解的意義何在?
這是一個真實的夢。用真實來形容一個夢本身很奇怪,可是它給我的感覺就像,自己演了一場拼拼湊湊的電影。
先是在一塊大到沒有邊界的白色的地上,人們穿著各色奇怪的服飾奔跑著。很嘈雜,聽不到人們在說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也穿著奇怪的衣服,奔跑著。
跑著跑著就到了一望無際的草場。天空很低很沉,就像隨時會掉下來一樣,和我的恣意暢跑的心情形成鮮明的對比。
我漫無目的的跑著,卻有著很好的快樂。其實,我們最快樂的時光都是形而上的,用通俗的話講,叫做與物無關。
我跑著跑著,一個加速,躍起,便能飛翔一小會兒。遇到陡坡的時候,更能像鳥一樣,張開雙臂自由滑翔。
在草場上,無論飛多久,飛多遠,下面總有一條路。我模糊地十分肯定,那是我家鄉的路。可見,故鄉于我心深處的依戀。故鄉,其實也就是父母的所在了。
離開草場,任我如何疾奔也是飛不起來了。我闖進了一個村子。
那應該是抗日戰爭的時候。白墻黑瓦的房子,村民們穿著破爛的衣服,隨處可見的士兵。有個士兵厲聲問我:”你來這里做什么!”我很害怕,擔心他和他的伙伴們拿槍打我,飛也似的跑了。
呵呵,在夢里我也是個不甚言語的觀察者呢。
極少人會做很有邏輯性的夢吧,我的夢也如此。從巡邏的士兵處逃跑后,我來到一座懸崖的邊上。這里有個小房子,房子里有位著現代裝的醫生在為一個民國時期裝束的年輕婦女診治。我飛奔到懸崖邊,雙腳奮力蹬地,張開雙手,飛了出去。雙腳離地的瞬間,我很幸福自己這樣的明知很危險卻仍要試著飛行的決心。
懸崖很高,下面又是草原了。這時的草原上的草很深,它們在狂風下恣意的搖曳,那感覺就像把自己搖斷都在所不惜。此時我已沒有了躍下初的驚惶了,盡管飛行的飛快,像一顆會轉彎的子彈。我想,如果讓我再跳一次,我還能這樣毅然決然的干脆果斷嗎?我希望我可以,但有些事情,不會有第二次的可能性。就像,我飛著飛著就醒了。
醒了我十分興奮,因為我是第一次做這樣像飛機一樣飛翔的夢。以前也做過飛著的夢,但沒飛過這么快,這么久,這么的真實。
到了公司,我終于忍不住向朋友分享了這個夢。沒想到她說她也經常做飛著的夢。哈哈,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虛擬的夢讓人意猶未盡,而真實的夢卻要付出十分乃至十二分的努力才可能實現。就好像我在前文中說“我要寫一本書”。
但是,如果你覺得那很難,何不從現在就開始行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