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煉金術
文 | Maureen Draper
(本文節選自《音樂療傷:撫慰我們身心的古典處方》,Maureen Draper著。)
在我們的內心及周圍,引領一切的音樂在宇宙中持續演奏著。
——史溫姆(Brian Swimme)
我們的慣性思考總是產生足夠強的能量場,從而被他人察覺,不過我們可以用音樂來改變這個場域。不同的聲波刺激不同的思考模式與行為模式:上班途中聽聽車內的音樂可以“振奮”精神,下班回家路上聽聽音樂可以使自己放松。音樂可以提醒我們,使我們意識到自己是完整的而且擁有使我們快樂的一切——而我們在緊張繁忙的時候通常會忘了這一點。
前面我們已經了解了音樂如何成為轉化音樂素材的容器,現在就來探討音樂如何轉化為聽者的原動力,以及使用音樂來平衡情感、恢復平靜、維護健康的若干方法。許多證據顯示:我們憑直覺已經意識到有許多力量可以改變人的情緒及觀點,甚至會影響人的健康,音樂就是如此。一份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對比觀察中,聽帕海貝爾(Pachelbel)(卡農)的群組比運用想像及其他刺激方式的群組出現更積極的免疫反應。對它了解得越多,在選擇適合自己心理和情感的特定事物時就越需要負責。如果疾病使身體失調,那么如何去平衡,又如何改善呢?
現今另一種治療方式嘗試把古老的智慧與新科技結合在一起。嘉倫(Galen)醫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醫生,他的觀點從第二世紀直到19世紀末都非常受歡迎。他認為:一個人的天生氣質是熾熱與干濕特性的混和,并且依次與四種氣質(憂郁、鎮定、樂觀,暴躁)及四行(或稱四元素:土、水、氣、火)的平衡相關。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的煉金術士都沿用了這套系統。而在當代,像榮格這樣的心理學家也運用這套系統,作為極富詩意的導引來統合完整人格。榮格跟煉金術士都相信,必須先辨識出靈魂中的對立,才可能將之統合。
榮格的模式對于如何選擇滿足平衡或者其他特定需求的音樂有很大的意義。四行屬性與心理及音樂之間有著有趣的呼應。舉例來說,煉金術認為四行是可以變化的,比如水遇到火會蒸發,土混合水會變成溶液等等。同樣,如果你學會判斷自己情感與精神上的脈絡,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利用化學作用來改變四行的混合。雖然氣質是與生俱來的,但也會受外在事件的影響,比如氣候,飲食以及音樂這樣的藝術刺激。我們可以先試著辨認哪一種元素讓自己感覺最不舒服或者最不協調,通常這種元素也能使自己很快平靜。如果你可以識別出自己天性中最主要的元素——土、水、氣、火——就可以有效地去選擇它們作為調和極端情緒與行為的工具。
很快,我們將會了解到音樂是如何進入這個過程的。但是要記住:大型音樂作品往往很復雜,不管多長的音樂大都包含完整的四行和眾多復雜的情緒感應,一首偉大作品應該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完整統一體。本章旨在引導你以新的方式思考音樂,并激勵體運用自己的音樂煉金術。書后的附錄中列舉了更多具有這些元素的音樂供你選擇。
土
土行的音樂充滿感情,而你的身體便是全部情感的容器。當土行音樂“濕潤”且溫暖時,會立刻挑起情感反應,也可能會勾起對愛與熱情這類有強烈情感蘊藏的記憶。弦樂器,低音聲部(男低音、男中音及女低音)以及可以將能量從底層提升起來的樂器尤其能夠傳導內心的溫暖。浪漫主義時期熱情、高度個人化表現的作曲家如舒曼、肖邦及李斯特等的作品都能攪動土行能量,還有德沃復克及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貝多芬與布魯赫的小提琴協奏曲等。
勃拉姆斯在彌撒曲《德意志安魂曲》中贊美的也是土行,他創作了許多低音聲部的美麗作品,比如《女低音狂想曲》、大提琴奏鳴曲及為中提琴與女中音而寫的《兩首歌》(Two Songs) ?(Op.91)等。巴托克及斯特拉汶斯基的音樂中也都有能夠調動土行能量的多村民俗舞曲。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田園)表現了由鄉間田園所啟發的各種情緒:從抵達時升起的快樂感覺,到暴風雨所引起的恐懼以及結尾時的喜悅。
威廉士的第三交響曲(田園)和維瓦爾第的《四季》也激發了對大自然的想像。西貝柳斯是另一位大自然的繪畫大師,他的《芬蘭頌》及數部交響曲都呈現出這樣的特質。馬勒在《悼亡兒之歌》(Kindertotenlieder)中表達了他對土地的熱愛,也呈現了土地的憂傷。但他最完美的土行音樂還是《夫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任這部作品中,馬勒用中國詩詞配上音樂來探尋生與死的永恒命題,試圖用大自然的喜悅與親切的溫暖來緩解人類的悲傷。
爵士,藍調以及具有強烈節奏感的音樂都跟土行能量有關。在許多文化及宗教儀式中,鼓是最基本的、聯系土地的樂器,它可以引起身體自然的節奏反應,鼓聲有時被稱為大地母親的心跳。長久以來,巫醫都運用鼓聲引領人進入治療的恍惚狀態。從鼓樂,民俗舞曲、美國南方音樂,佛朗明哥舞曲、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a)的探戈舞曲等音樂中,你都可以透過自己的舞步感覺到土地的能量。
對于那些傾向于抽象思考的人來說,訓練自己的感性是很重要的。比如,如果你覺得自己感覺遲鈍或干枯,希望感性情感活躍起來,可以聽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二號,在這部作品中,狂暴的樂段與充滿渴望的樂章相互交替,華麗而且極富感官刺激。相反地,如果你感覺被土行壓迫,可以聽聽比較輕盈靈動的音樂,比如德彪西《牧神的午后前奏曲》或者《兒童園地》里美妙的《藝術津梁博士》、威廉《云雀飛翔》、門德爾松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都可以讓想像中的飛馳來轉移你的注意力焦點。
水
水行與靈魂中屬于潛意識的部分相關,它可以在夢中,或在視覺藝術、舞蹈以及音樂所引起的內心反應中顯現出蛛絲馬跡。性欲跟水行有關(除非它有火一般的熱情)。人們天生氣質里的水行是回旋運轉的:它可以是內省與情緒性的,傾向幻想、沉思、有時甚至是憂郁的。對煉金術士來說,水象征回歸母體的羊水。在波堤切利(Botticelli)著名的畫作中,愛神維納斯就是從海里誕生的。水也是希臘狄奧尼索斯神的家,與酒、陶醉和繁殖相關。
每個人都能從水行音樂中獲益,因為它可以舒緩壓力、平靜心緒。在一天忙亂的工作之后,你不妨在像舒曼《華麗曲》這樣清新的音樂中沐浴一會兒,然后再去吃晚餐或者會見朋友。如果這一天讓你感覺疲憊、毫無生氣,你可以用水行音樂作為冶療的潤滑劑。維瓦爾第為吉他及曼陀鈴所寫的音樂如山泉的聲音一樣令人清新舒暢。德彪西的《藝術津梁博士》也有同樣的效果。他從法國洛可可風格派畫家華鐸(Watteau)的西塞瑞亞歡樂島繪畫中獲得靈感,寫出了《快樂島》(L'IsleJoyeuse)這部作品,曲中微微擺動的波浪暗示著感官上的陶醉。這些音樂以及其他由德彪西、佛瑞和拉威爾所寫的水行樂曲都能引導和激發幻想。在飽受壓力的時刻,讓音樂與水一起流過,可以弱化極端的情緒并消除緊張,讓你感覺更舒暢,這樣也許會使你更性感一些。
當你感覺毫無生氣或者為世俗束縛時,試著聽聽舒伯特最受歡迎的《鱒魚》弦樂四重奏以及三四號鋼琴即興曲(Opus 90)吧!它們會讓你感到自己像潺潺的溪流和瀑布一樣自由地流瀉,施梅塔納(Smetana)的《伏爾塔瓦河》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煉金術中,物質必須先被分解然后才能重新形成不同的結構。同樣地,心里有所郁結,也可以用淚水來消融苦悶。像莫扎特的長笛與豎琴協奏曲、韓德爾的第六號豎琴協奏曲(Op.4)的豎琴音樂都能讓人在情感上恢復清爽。這些音樂都可以激發出強烈的情感、感激、悲哀或者喜悅,從而消融你的定見,賦予你不同的觀點。
偏執與情緒不穩意味著性情中有太多的水,具有火行、氣行的音樂可與之抗衡,將自我拉進更大、更真實的神秘空間。巴羅克音樂,比如巴赫的管風琴獨技曲,韓德爾的《皇家煙火》和拉威爾的《達芬坭與克洛伊》都能將你置于更大的思考空間中。范吉利斯(Vangelis)的音樂,如電影《火戰車》的配樂就跟想像中的神話世界有所關聯。無論如何,我們都是星星,而身體的組成元素來自天空。
氣
跟氣相關的是精神、靈感、直覺以及呼吸。“荒野之氣,是世界之母的氣,”詩人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這樣寫道。氣代表著對意義與形式感興趣的知性、傾向幻想以及氣質的自省。在煉金術語里,升華指的是物質受熱后氣化的現象。在日常語匯里,升華指的是將一種情感或沖動導入較高文化層次的活動中,譬如將性能量轉化為工作或藝術。如果關聯氣與想像力的上行運動——梯子、高塔,樓梯,飛行——較能吸引你,那么氣的能量對你有較強的影響。
如果你正被世俗所束縛,那么你可能希望能在精神上自由漫游。瓦格納《羅恩格林》第一幕的前奏曲和威廉士的《云雀飛翔》都是寧靜而又能夠給你帶來自由飛翔的感覺的音樂。莫扎特的豎笛協奏曲(K.622)、鋼琴協奏曲中的任一較快樂章或者德彪西的《棕發少女》都可以使沉重的心輕盈起來,拉威爾的《悼念公主的孔雀舞》也是超凡脫俗、令人振奮的。盲人作曲家羅德利哥(Rodrigo)希望他的《阿蘭費茲協奏曲》(Aranjuez Concerto)聽起來像“看不見的和風吹過樹梢”,在演奏中加入了呼吸的曲子以傳遞氣的聲音。
管樂器如豎笛、長笛、雙簧管及日本竹笛都可以創造出升華的氛圍。巴赫的B小調長笛與豎琴奏鳴曲一號以及莫扎特美妙的管樂夜曲K.361(也許他在自己婚禮上就用過這首)都是很好的選擇。一些可以把你從世間提升到超越境地的音樂,像佛瑞《安魂曲》中的(大堂經),在你失去親朋,經歷病痛以及面臨死亡時具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具有空間感的新世紀音樂可以幫助你進入夢境般的內在空間。當你感到極度虛幻浮躁時,可以每天聽十分鐘的鼓樂、土行音樂,而更好的方法是自己打鼓,體驗實實在在的感覺,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試著赤足步行在土地而不是柏油路上,同時用隨身聽來聽勃拉姆斯的任一一首交響曲或《女低音幻想曲》。
火
對化學家、主廚、心理學家、音樂家以及各種藝術家來說,火是加速事物變化的元素。與地球一樣,我們的中心也是火,依賴電流刺激神經元來啟動腦、心、神經系統。創作、靈感以及熱情之火是我們情感、行動與動機的核心。愛之火可以將自私燒盡,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純凈化。火需要燃料,而熱情便是心的燃料。蘇菲教派作家沃漢李(Llewellyn Vaughan-Lee)說道:“愛是火,我們是木材。”要了解愛的性質,首先得知道愛所帶來的一切。每個元素都具有兩面性,火可以摧毀一切,也能夠凈化一切。它激發出讓我們沖動的火花并促使我們即時行動,然而他也會帶來不受管束的憤怒、強烈的欲望以及狂熱的妒忌。
要如煉金士一般照顧你的生命之火,就必須隨時意識到情感熱度的增減。水可“澆滅過熱或者將要失控之火。煉金術士知道,火必須受到控制并被限制在火爐里,音樂可以充當你的火爐,讓熱情與沖突在里面安全地燃燒。音樂中火的精神表現在音高上極具張力的表達、興奮的節奏,速度的加快以及強弱對比。貝多芬通過增加強度來結束交響曲,第九的結尾更是讓人陶醉。
巴赫的觸技曲及瓦洛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游唱詩人》以及《唐懷瑟》的序曲里都有火行,《崔斯坦與伊索德》里有著亟待宣泄的欲火。李斯特的匈牙利幻想曲以及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中,凡是受吉普賽影響的音樂都極易燃燒。或者你可以聽聽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的最后一個樂章、舒曼《克萊斯勒偶記》(Kreislenana)、肖邦的降A調波蘭舞曲(Op.53)、法雅的《儀式火焰之舞》(Ritual Fire Dance),哈恰圖良(Khachaturian)的《軍刀之舞》(Sabre Dance)、斯特拉汶斯基的《火鳥》和《春之祭禮》。
對四行有所了解之后,如果要選擇三個形容詞來描述你的心理狀態,你會選擇哪些字眼呢?你通常受到哪一種情緒支配……焦躁不安、激動、平靜、生氣蓬勃,枯燥沉重還是虛幻?如果你感覺到自己正被某種元素所支配,那么應該用什么音樂來表達它?又用什么音樂來增進、平衡或者轉化它呢?比如說,如果你感覺到淡漠、疏離,那么不妨聽聽熱情的法國戀歌,浪漫的西班牙吉他音樂或者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讓火熱的樂章溫暖你的心窩。
創作你的生命
如果你通曉音樂,那么在生活中就可以尊崇四行,為心靈尋找表達不同感情的方法。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費契諾(Marcilio Ficino)用想像力療法來平衡像梅迪奇(Cosimo de' Medici)這種統治者的情感,他運用演奏樂器,長時間散步以及觸摸寶石等這些至今仍廣為流傳的方法,用特定的樂器音色和調式來治療思想上的毫無生機和悲觀主義。譬如,對于傾向用邏輯思考、纖細敏感的學者,他鼓勵他們演奏弦樂器,盡量穿白色的衣服,保持心情愉快。
保特生命靈魂的偉大不在于爬得多高走得多遠,而在于知道如何規范自我并為自我定義。
——蒙田《經驗談》
即使你無可避免地身處日日備受折磨的壓力之中,你仍然可以維持心理平衡和健康。我們的身體是一個能量系統,而且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音樂可以增強你想要的能量特質,但是首先你必須清楚自己的意圖。共乘定律解釋了為何有特定節奏或情緒的音樂具有感染力而且能夠改變你的情緒。根據共乘定律(entraintment),兩個節奏如果同時發生,較有力者會將另一個拉進來與自己一起共鳴。
共乘的發生是自然之間總是趨向和諧的緣故。一位幫助沮喪病人的音樂治療師(music therapist)在開始時通常會讓病人聽一聽反映他當時心境的音樂,然后逐漸加入不同的音樂引導他,從而探索出其他特質。為什么要這樣呢?因為在沮喪的心情下,聽歡快的音樂會讓人感覺更糟,所以首先要選擇我們易于接受并且與我們當前心境協調的音樂。在音樂治療中必須要問的一個問題是:我想在生活里加強何種特質?
假如一天結束時我感覺情緒低落,我會先放一些適合自己心情的音樂,或者是充滿感情的音樂片段,如萊諾斯(Annie Lennox)的《梅杜莎弗》(Medusa)、戴維斯(Miles Davis)的《西班牙素描》或《藍調之王》。如果想聽比較深刻的曲子,我會選擇貝多芬F大調弦樂四重奏的緩板樂章(Op.135)。在聆聽的同時,我會試著想一兩個能夠形容自己心情字眼,這是非常有幫助的。
不要用“疲倦”或“沮喪”這些過于寬泛的字眼,而要用比較明確的諸如“泄氣的、受壓抑的”或“挫折的”等等。然后我會再尋找接下來想聽的音樂,慢慢開始聽肖邦苦樂參半的馬祖卡舞曲或者電影《強力春藥》配樂中莊嚴的希臘舞曲。我發現,最可以消除惱人思緒和心情的方式是隨音樂起舞。隨著身體的舞動,我開始感覺自己輕盈自由起來。在舞動的愉悅里忘記自己,快樂通常就會悄悄爬上心頭。似乎只要心情能在音樂里得到完整的宣泄,就比較容易去除一天的煩擾,使思想集中到新事物上。
民俗音樂特別考慮到靈魂的雙重性:它的悲傷、喜悅以及其間微妙的界限。猶太人的民俗器樂“克萊資墨”(klezmer)就像吉普賽音樂,通常是緩慢地從心靈沉重的諸般怨懟開始,逐漸地升至狂熱。在帕爾曼(ltzhak Perlman)的CD《屋頂上的提琴手》中,你可以聽到這樣的音樂,總是有一些具有直覺的人知道如何運用音樂來達到令人心醉的解放和放松。搖滾音樂是什么,說到底不過是許諾透過音樂來達到集體的宜泄。
越能容納不同情緒經驗的人,越能表現個人的完整性,打開想像力或者藝術上的表達方式對健康是很有益處的。對健康與醫藥研究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崔爾說過,負面情緒本身不會造成傷害,無法表達負面情緒才會引起傷害。
研究顯示:如果我們可以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包括那些所謂的負面情緒,我們的健康就能被妥善地保護。當我們找到建設性的方式來表達憤怒,悲傷以及恐懼時,我們便能防止自己進入無助、沮喪及悲觀等情緒……除非我們探索到并表現出這些首要的人類情感,否則我們無法接收它們所要傳達的信息。
崔爾的論點得到戴夫特(Roger Dafter)的認同。戴夫特是加州大學洛杉礬分校身心醫藥組的副主任。在最近的訪談中,戴夫特認為我們應該擁抱自身所有的情緒,他稱它們為“天生的藥局”。每種情緒都扮演治療者,每種情緒都是我們的老師。生活腳步越快,資訊越多,我們也變得越麻木。音樂幫助我們破解心靈的武裝、找回感覺,他可以安全地解讀我們的情緒中所攜帶的資訊,特別是那些我們通常會否認或壓抑的信息。
我并不建議每個沮喪的人都要跳兩支探戈或者在早晨打電話給我。然而,在有些時刻,音樂藥方還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我可以保證,絕無副作用!在中世紀,人們普遍相信每種疾病都有對癥的植物,而我相信每種需要都有對癥的音樂——只要你能找到。羅西尼,這位19世紀很受歡迎的歌劇作曲家,給自己開了一個獨特的音樂處方:“我一星期服用貝多芬兩次,海頓四次、而莫扎特則是每天服用。”
只要音樂能將斷裂的思想、破碎的心、四散精神的片段找回來,這就是一種治療。在現代生活中,在長期的壓力下,要從噪音中聽到音樂也成了一大挑戰。平衡與緊張同時存在,就像振動中的一個音符。現在,要在善與惡之間、在生括的喜悅與憂傷之間把持自己,也許更成為一種挑戰,因為和諧女神—一維納斯(愛神)與馬爾斯(戰神)的女兒——有時會躲避我們。但就像古典奏鳴曲或交響曲對比的主題中所暗示的,對立會相互吸引。而且大自然知道,它們渴望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