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幼兒園參加了一節好媽媽課堂,說實話去之前我是略有不耐的,但是聽完之后,作為一個比較感性的人,我還是很有感觸。
我就是那種轟轟烈烈戀愛慌慌張張當媽的人,他來的措手不及,加上懷的時候沒有吐生的時候沒有疼,以至于到兩歲多的時候,我看到他還要下意識的想一下,哦,對了,這家伙是我生的,我是媽媽了。
小家伙現在三歲半,不到百天丟給他奶奶在家里我出去上班,到現在晚上基本不跟我睡,我也不知道他穿多大衣服多大鞋。我婆婆是個特別精致的人,養孩子方面我尤為放心。但是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辭職了,第一工作離家太遠,我的太多時間奔波在路上,很少有時間陪他;第二壓力太大我一直很暴躁,造成家庭環境很壓抑,對我自己對家人尤其對孩子都不好。
養孩子我可以放手,但是教孩子我想自己來。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不知道別人覺得他怎么樣,至少目前我覺得還好。他的很多性格習慣還在一個養成階段,我希望他越來越好。
孩子在更小的時候很頑皮,四位老人都不止一次的說過要提前樹立權威提前管。上幼兒園之前他有過一段胡攪蠻纏的階段,我訓過也作勢打過。上幼兒園之后到現在,我更傾向于跟他講道理,迄今為止最奏效的是情景模擬法。
比如說,他不好好吃飯我會跟他說,你今天去幼兒園,西瓜哥哥做游戲,讓大家比賽跑,別的小朋友都跑可快,你沒有吃飯跑不動,小朋友都會笑話你大笨蛋。。。
比如說,他不洗澡我會跟他說,明天你去幼兒園,大家都不跟你玩兒,你太臭了,你看你把媽媽都臭暈了。。。
比如說,他在學校打小朋友,我說你一打人大家都不喜歡你,明天韓老師帶大家去坐校車出去玩兒,你上車的時候小朋友說不帶他不帶他,他打人不是好朋友,我們不喜歡跟他玩兒。。。
他一聽最喜歡的校車不能坐,哭了。
改了。
我一直在很努力的不讓自己用大家長的權威去壓制他,尤其在他哭的時候,不管對不對,我會盡量先和他站在一起,分對錯講道理是后來的事。他哭的時候是最委屈最需要認同的時候,這個時候再訓他,無異于雪上加霜。我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從出生起便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和我們平等對話的權利,我們只是有養他的義務,所以一方面沒有必要把對孩子的付出視為莫大的犧牲,沒有必要為了孩子完全失去自己綁架自己,另一方面沒有必要強行要求孩子一定怎樣怎樣,迎合自己綁架孩子。需要的時候認真教育,適當的時候得體退出,我覺得這才是成功的父母。
他爸爸一直說我是個很幼稚的媽媽,孩子喜歡和我玩兒,我會沒有一點架子陪他在地板上滾,做游戲,向他撒嬌,咬他,帶他去玩土,去看魚;他又很怕我,其他家庭成員收拾不了他的時候都會說你媽來了啊,還是有一定效果。我希望我是開明平等張弛有度的,我希望我是他的朋友勝過于是他的媽媽,我希望他知道我是可以交流可以分享的,我希望他知道,任何時候我是可以依靠的。
每天從幼兒園回來我會問他今天高興不高興,我想讓他知道過好每一天開心最重要;他玩具丟了哭的時候我會問他難過不難過,我會教他有責任感,保護好自己喜歡的東西;我會每天都告訴他很多遍,他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喜歡的小朋友,我希望他心里有足夠的安全感;我會盡量給他買合理的他喜歡的東西,我很少會對他說我為了你怎樣怎樣辛苦,不管我們賺錢有多難,我希望盡最大可能弱化他對錢的概念,有一個正確的金錢觀;我會經常跟他說爸爸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會做飯會賺錢會照顧我們,我希望他有一個正確的成功定義和價值觀;我們很少很少當著孩子吵鬧拌嘴,偶爾當著孩子抱怨的時候也會及時互相制止,我希望他對生活學會從容和平和;我會縱容他陪他做他想做的事情,我尊重并且希望他保持他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和好奇心。。。
我堅信物質并不對教育有決定性的作用,雖然地域和家庭條件可能導致教育水平的差異,但是我依然相信我可以讓他長成一個樂觀的,陽光的,幸福的孩子。
我教了他三句口號性的話,銘記于心,張口就來:好東西要和大家分享,吃東西要問媽媽要,男生要保護女生。分享是為了克服他獨生子的占有欲,問媽媽要是希望他有教養,不會亂花別人的錢,而保護女生是希望他長成一個紳士的溫暖的男人,這一點尤其重要。盡管他現在不懂,但是我認為這對他以后人際交往甚至組建家庭都有巨大的影響。所以我會用仰視的態度去跟他交流,我會經常向他求助,請求他幫我做很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會向他撒嬌,看電視的時候枕他腿上,他就那么一動不動的坐著,一手拍著我;他拒絕我的時候我會裝哭,他會像大人一樣很無奈的滿足我的要求。。。
有天晚上跟我睡的時候,我說我上班太累了,今天你哄媽媽睡吧。然后他一手伸出來讓我枕著,一手拍著我,念門前大橋下,念到不會的地方就開始背課文,小鴨小雞啊,一條魚兩條魚啊,讓我很好笑,但又覺得真的感動而欣慰。
我給他買過很多玩具廚具,也支持他最近喜歡炒雞蛋。可能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太大,我的爸爸雖然木訥寡言這么多年從來把我媽媽保護的像個孩子,現在龐先生也一樣,謙和包容,賺錢做飯洗衣服整理一手包辦,縱容我花錢從不對我發脾氣,戀愛到現在十幾年一直把我當閨女養,所以我希望以后我的兒媳婦也能有一樣的待遇。這個社會注定男人要負擔更大的責任,那么我希望他長成一個溫暖的有教養的有責任感的會照顧別人的人。雖然現在他不懂,但我相信潛移默化的力量。
當父母是一個和孩子互相學習互相激勵的過程,因為他我又重新看書重新學習,我不愿意成為那種自己當豬卻希望孩子成龍的媽媽,我希望他知道父母雖然賺錢不多但是過的努力活的精彩。這世界有太多物質條件太好的家庭,但是我希望他長大以后,不管面對多么富有的人依然可以驕傲自信,不卑不亢。
我還有很多做的很差的地方,我依然沒有養成陪他閱讀的習慣,我依然沒有為了他讀過一本養孩子教育孩子的書,我依然會為了省時間幫他穿衣服喂他吃飯,我依然會因為懈怠很少完成老師布置的復習任務,依然會縱容他看電視看手機,會在外人面前為了自己做樣子批評數落他;孩子也會對奶奶過度撒嬌過度依賴,有時候還是會發脾氣,犯錯的時候會說謊。。。在以后共同成長過程中,我會騰出更多的時間陪他,改掉這些毛病,陪他做的更好。
每一次看到像他一樣的孩子被忽視被傷害的時候,當我同事的孩子在別的幼兒園把手擠到指甲變黑哭的喉嚨沙啞的時候,當孩子回家給我講著火了要找安全出口的時候,當孩子哭鬧到我都忍不住發脾氣還被老師摟在懷里慢慢拍慢慢哄的時候,當孩子稍微有一點發熱老師就趕緊通知我的時候,我對孩子的幼兒園充滿感恩。我們一家人去福建旅游,孩子跟我說想回家想韓老師,我帶著孩子在路上看到幼兒園老師路過,孩子非要我停在路邊等馬老師,孩子的世界從來沒有假話,由此可見老師對孩子付出了多少心血。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從來不是單一的事,我相信他感受到的愛,足以影響他的一生。
做了父母之后才知道,養孩子是一件很深刻的事情,是一件永無止境上下求索的事情,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能隨時反思隨時改正,做最好的自己。我的孩子三歲多,雖然以后我可能也會嚴格要求他的學習和成長,可是現在我更希望我給他平等的愛和陪伴。
我的孩子,我希望他平和、從容、溫暖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