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任何領(lǐng)域都是這樣的,越無知的人越敢說。比如各種磚家,比如自家,現(xiàn)在回眼看看幾年前在知乎上寫的那個有關(guān)專業(yè)烘焙與業(yè)余烘焙的答案,雖然到現(xiàn)在都位于最高贊,但自家想想總是是一身汗。對自己的無知者無畏黑線之余,安慰自己說我們初學一門學問時總是會有各種可笑之舉,原也不足為奇。
所以乘著自家又開始對瑜伽之道大驚小怪,自以為奇,自覺所謂有所得所獲之余,趕緊來記下自己的胡言亂語,以做自家成長經(jīng)歷。
那些天資不高,凡事又只有三分鐘熱度的夯貨通常在任何方面都會一無所得。是的,這話說的就是本人自家我。
確切說初觸瑜伽是小十年前的事情了,這其間各種歧路彎彎,但到現(xiàn)在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無非還是王子所云:知行合一四字是硬道理。
對瑜伽初感興趣,當然是為健身計。相信每個終日于電腦前枯坐的瑜伽練習者初學瑜伽時都為的是強身健體。個人這里有一點要加1,那就是一個有閱讀習慣的瑜伽練習者會如以往對待任何新學問一樣,從書本上找答案。個人自然也是如此,買書,買各種瑜伽書,純文字的,有圖片的,帶光盤的,各種瑜伽教學光盤,通通買來一觀。觀的結(jié)果自是呵呵,世上絕大多數(shù)事情都是知易行難,更別談瑜伽這種要撲下身子,下苦功夫去修煉的運動。所以由瑜伽練習預(yù)備役跳躍至瑜伽資料收集者再到曾經(jīng)對瑜伽感興趣者這也不足為奇了。當然公平公正的說,當初也不是沒有下心思學習的,比如房間里長年放著一條瑜伽墊,以備早晚隨時練習,比如早上起床后會抽時間練習拜日式,雖然最愛練的是休息式。比如到現(xiàn)在我還清楚的記得,自己曾在端菜打雜之余練習戰(zhàn)士式,或者說,在廚房門口做出一個很像戰(zhàn)士式的動作。之所以對此印象深刻,是因為當時很真誠的覺得,傳說中的瑜伽動作怎么這么簡單吶?好了,這個問題待到接觸過普拉提時就有答案給出了,通常動作感覺越簡單,越是輕易做到,就越說明動作做錯了。呵呵。
當然,在按圖索驥,對書練習失利后,也曾辦過至少三家健身房的健身卡或瑜伽年卡,一家是用到一半時健身卡失效,一家是自己太懶難得一去,偶爾上一次課,全身肌肉酸痛一周,于是越發(fā)難以邁出上課腳步,然后循環(huán)往復(fù)如是。
這其間值得記錄一筆的是,五年前蘇寧易購網(wǎng)站上線,搞了一系列腦殘活動。比如說,買三百返三百,買三百元電器返三百元全場通用券。于是大買特買同時,圖書頻道中所有包含瑜伽二字的書將及買遍(寫到這里為什么會想到迎春說孫紹祖那句,所有丫環(huán)將及淫遍,我真是太不純潔了)。當然它們的共同命運基本是到現(xiàn)在還沒翻過一遍。雖然如此,但這些年來斷斷續(xù)續(xù)在圖書館借來翻看過的瑜伽修習書也有數(shù)十本有余,如果將借閱同購買書籍加在一起,放在一起總計要與自家身高等同了(有如賴嬤嬤說賴尚榮那話,花的銀子也照樣打出你這么個銀人兒來了),然而并未見甚卵用。當然,這里不是自辨,在瑜伽學習上,如自家這般起途而廢(未至半途,故有此語)者甚多,金錢投入者更多者更有不少,光看現(xiàn)下各家瑜伽館的年卡價格便可知了。
于是,折騰了一大遍,繞了一大圈之后,還是老老實實一堂一堂課上去,一個體式一個體式的練習是正理。
從新辦健身卡到現(xiàn)在一年,基本保持每周兩節(jié)課瑜伽課到現(xiàn)在,居然微有所得,所得者不光是以往一些自家心中的高難體式也可以將將做到了,更可欣慰者是很多從前在書上看來的原理終于有了些概念,雖然現(xiàn)在還是且相信將來一直是進行時,但好歹總算是對各種如阿斯湯加瑜伽、陰瑜伽、流瑜伽、都有一定認識了,就是傳說中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