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電視劇當屬《人民的名義》了,幾乎圈粉了老中青少的觀眾。作為一部反映反腐題材的電視劇,它能有這樣的熱度也實屬罕見。在這部劇中,有幾集是關于光明區信訪局服務窗口過挨的。即便是市委書記的“李達康”親自過問,親自視察,最后還是勉勉強強“過關”。
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就在4月17日,有市民稱,電視劇中讓辦事群眾叫苦不迭的小窗口在株洲上演了現實版,出現在火車站派出所的制證點。最新情況顯示,湖南省公安廳官方微博已經發布消息稱,湖南株洲鐵路公安派出所對“跪式窗口”已進行整改,辦證鐵門拆掉,實施了開放辦公。
當地派出所能夠迅速做出回應并整改固然是好事,但是這件事是經過媒體曝光之后才整改的,是蹭了光明區信訪局服務窗口這個熱度上來的。如果沒有這些因素,還會整改嗎?
真正為民辦事不是要等到群眾來反映問題,而是自己去發現問題。況且湖南株洲這件事按常識來就顯得不合理,當初是由誰來設計的?又是怎樣通過審核并實施的?跪也不是站也不是,要百姓怎樣?真如電視劇中“丁義珍”希望的那樣,讓上訪群眾盡早離開。那為何上訪群眾不離開,是群眾的問題?不是,是接待人員的業務質量。若事情能夠盡早快點解決,上訪群眾會沒事去信訪局嘮嗑?若是株洲相關部門能夠科學的設計論證,嚴謹的審核,也就會避免出現此類廢物做法了。
也是在最近,有網友在微博上傳了幾張圖片,圖中顯示,鄭州社保局辦事大廳一窗口柜臺設計得與電視劇的橋段極其相似。即便社保局的負責人稱只有這一個窗口是這樣的,而且原本是有椅子的,但是是被擁擠的市民擠到一邊去的。對此網友們卻是不大認同。
因為一部電視劇,曾經“正常”的現象現在不正常了,現在記得改過了。那為何曾經相關部門的人員仿若看不見一樣?其實,看不見群眾的不便,一切都自以為合情合理。這就是不把群眾利益當回事兒,就是不把群眾利益放心里。“李達康”的火起來,正是群眾希望有個像他那樣事事為民著想的官員,需要他這樣心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導。
一部電視劇反映了現實生活的諸多問題現象,這些本不該需要電視劇曝光的現象卻是曝光了。各地類似的現象也出來糾正的糾正,改過的改過。電視劇沒顯示的生活中“正常”的現象呢,就不需要改了嗎?一部電視劇的容納量畢竟是有限的,現實生活中的諸多不便民服務還是多的。希望相關領導能夠換位思考,多向“李達康”看齊,少做光明區信訪局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