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留侯世家》記載:有一天張良出門散步,走到鎮東石橋,當他從坐在石橋上一位白發蒼蒼、胡須長長、手持拐杖的老人身邊時,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脫落,掉在橋下,然后指著張良大聲說:“孩子!到橋下把我的鞋子取上來?!睆埩夹南耄骸澳氵@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丟下去卻讓我去撿,就算你不是故意的,我與你素未謀面,為什么要幫你撿鞋子?但是老人家年歲已大,動作不靈便,走下去撿鞋子難免十分困難,還是幫幫他吧?!边@么一想,張良就走下橋去幫老人家撿鞋子。看著張良拿著自己的鞋子走上橋來,老人臉上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他慢慢地伸出腳,對張良招招手說:“來!給我穿上。”張良心想:“既然已經幫他撿了鞋,索性好人做到底,就給他穿上吧!”于是,張良挺直身子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把鞋穿在老人腳上。老人看了看張良仰天大笑,一句話沒說,轉身就走了。老人奇怪的行為,使張良大吃一驚,他看著老人家遠去的身影,心里鬧不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誰知,過了一會兒,老人竟然又回來了并對他說:“你這孩子,還值得我來教導,五天后,天剛亮時,你到這兒來等我?!睆埩紝先说男袨殡m然感到奇怪,但還是恭敬地行了個禮說道:“是!”五天后,天剛蒙蒙亮,張良就匆匆忙忙向鎮東石橋趕去,哪知道老人居然早就等候在那里了。老人生氣地說:“和老人相約,反而比老人晚到,這怎么能行呢?過五天你早點來等我!”說完,扭頭就走。過了五天,天還沒亮,張良就起了床,向那座橋飛跑過去。老人竟又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生氣的胡子都翹起來了,怒氣沖沖的說“怎么又遲到了?過五天再早一點兒來!”又過了五天。張良想:“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遲到了?!卑胍箷r分他就哈切連天的等候在橋頭了。過了一會兒,老人家步履蹣跚地走來了。張良急忙上前扶住老人,老人看見張良早早來了,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稱贊說:“年輕人就應該這樣啊!”他拿出一卷書說:“這是一本世上少有的奇書,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年輕人來傳授,現在我把它傳給你!讀了它,你就會有遠大的謀略,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張良深深拜謝過老人,接過書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當年姜太公留下的兵書!回去以后,張良反復誦讀,認真體會,增長了不少的才智。后來,張良協助劉邦開創了漢朝,立了大功勞,與他那次撿鞋經歷也是密不可分的。劉邦曾評價張良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笨梢姡倘酥荒苋蹋侥転槿酥荒転?。一個人只有沉得住氣,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小事,穩健沉著,并使之成為一種優秀的習慣,才能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邁向成功。
《論語》云:“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狈_中國歷史,那些栽倒在“小不忍”上的人,又何其多!劉備為了給張飛、關羽報仇,派出了蜀國幾乎所有的兵力前去攻打東吳,他不聽諸葛亮的建議,結果被陸遜用火攻的計策打敗,蜀國就是從此一蹶不振,劉備也落了個白帝城托孤的下場。康熙智擒鰲拜,皆因鰲拜自持三朝元老,輔政大臣,不可一世,觸怒康熙而招來殺身之禍。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引來清軍入關滅了大明王朝。山東軍閥韓復榘居功自傲、密謀倒蔣,被蔣介石以“違抗命令,擅自撤退”罪被處決。《留侯論》中云:“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縱觀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非凡的忍耐力,他們信奉的道理是:百忍能成鋼。韓信忍胯下之辱而成漢初三杰,司馬遷忍宮刑大辱而成《史記》,藺相如忍廉頗羞辱而使國家繁榮昌盛。婁師德的忍界,也無人能及,他的弟弟任代州刺史時,婁師德對他說:“我位至宰相,你又任州官,受皇帝的寵幸太多了。這正是別人所嫉妒的,你打算怎么避免?”其弟跪曰:“從今以后,即使有人朝我臉上吐唾沫,我自己擦去,絕不讓你擔憂?!眾鋷煹旅嫔珖谰卣f:“這正是我所擔憂的。人家向你吐唾沫,是恨你,如果你將唾沫擦去,正違背了吐唾沫的人的意愿,只會加重他對你的憤怒。所以不應該擦去,而應當讓它自己干。”可見,沉住氣,是一種眼光和度量,是一種修養和境界,更是一種自信和頑強的表現。
荀子說:“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惰性,然后能修?!艾F實生活中,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種種“不如意",常常檢驗著一個人的修養水平。比如,生活工作中,有的人在流浪,心在漂泊,或者“身在曹營心在漢”,軀體在那里,靈魂早已出殼,缺乏耐心和恒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能是黑瞎子掰棒子,到頭來還是最初的那一個,看似忙忙碌碌,到頭來卻一事無成。又比如,有的人做事急于求成,喜歡意氣用事,事與愿違后,又常心浮氣躁,甚至撂挑子。還比如,有的覺得別人提拔快就內心失衡,擺不正心態,抱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再比如,有的眼高手低、自以為是,傲氣十足,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愿做……凡此種種,都是沉不住氣的表現,都是成長路上的“絆腳石”。沉住氣,忍人一時之疑、一事之氣、一定之辱,不僅僅是為了擺脫被動局面,更是一種意志、毅力的磨煉,為日后發奮圖強、勵精圖治、事業有成奠定基礎。莎士比亞說:“最低陋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標。”沉穩就是你生存的重要法寶,形勢不利時就要容下難容之事,忍住一時之氣,為長遠考慮;而沉不住氣,時機未成熟就貿然行動,只會使自己敗得更慘。順風順水時,要把持住自己,沉得住氣。低調一些,免得樹大招風,把一些不必要的事端招來。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可以少一些絆腳石,讓自己的路走得更穩健一些。失敗時要沉得住氣,氣閑神定,保持鎮定。沉得住氣是一種素質,是一種優秀的習慣。一個人只有沉得住氣,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小事,沉穩沉著,并逐漸內化為一種素質,一種能力,才能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邁向成功;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保持內心的平衡和穩定,保持氣度上的從容淡定,寧靜致遠。
巴金說:“潛心靜氣方可行穩致遠。”被譽為“亙古男兒"的陸游也曾寫下"忍字常須作座右銘"的詩句。“浮躁”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特征,也成為當今世態的代名詞。比如,工作中受到委屈、毀罵、批評,雖然一時被冤枉、被誤解了,或有不公平之事,不可以沖動,更不能意氣用事,應該冷靜沉著,沉得住氣,不伸張、不辯論,理性的思考解決之道,讓時間來洗清一切,這才是智者所為。在滾滾紅塵、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更需要人們給自己一份定力和堅守,學會拒絕浮躁,審視自己的內心,堅守樸實的價值,給心靈一片和諧滋潤的綠地。一個人在成長的階梯,有困難并不可怕,關鍵是面對困境的心態。氣定則心定,心定則事圓,自覺祛除浮躁之氣,激發沉潛的力量,每一天都堅持、每一步都走穩,那么就算小事也能成就非凡意義。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沉得下心來,就能一步一個腳印地扎實發展。沉住氣,并不是說拋棄朝氣、銳氣、志氣,而是要大事前有擔當、逆境時有襟懷。這是一種境界格局,遭遇困難挑戰還能保持一份氣定神閑,處理難題便能舉重若輕;這是一種心性修養,“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讓人寵辱不驚、從容面對成敗。要想登高望遠、辦成大事,就得涵養那么一股沉穩氣質,抵達“不畏浮云遮望眼”“每臨大事有靜氣”的精神境界。
阿拉伯有句諺語:“為了玫瑰,也要給刺澆水。”意思是說,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要想出人頭地,有所成就,讓自己的人生開出美麗之花,就必須忍住一時之氣,忍住那些扎在心頭的芒刺,將其化為前進的動力,方能博得成功。人生路上,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痛苦、坎坷、困難及阻撓等等,我們每個人也都會在某一時刻遭受到命運之神的捉弄,有許多殘酷的現實是無法改的,有許多非議是無法消除的,有許多委屈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時時反擊,就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的誤區,甚至帶來巨大的麻煩和損失。當不具備硬碰硬的資格時,不妨忍住一時之氣,用另一種方式來對待它,或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梁啟超說:“凡古能成大事者,其自制力、忍耐力必強?!痹鴩舱f:“小忍小成,大忍大成,富者能忍保家,貧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意篤,朋友能忍情長,夫婦能忍和睦?!蹦苋棠茏屨婢樱芮苌齑笳煞?。忍是一種等待,忍是一種眼光,忍是一種胸懷,忍是一種領悟,忍是一種人生技巧。忍有時是怯懦的表現,有時則完全是剛強的外衣。這種忍,不是懦弱,忍氣吞聲,而是高明人的一種謀略,是為人處世之上策。當然,士可殺,不可辱,忍也有限度,不能逾越底線和原則,當超出忍耐的極限時,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但是,一個缺乏耐心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一名強者。只有忍住一時之氣,才能成就長久之功。請記?。涸绞侨套I水,越會變成幸福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