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是全球創新領域知名專家,他深入分析大企業的失敗案例后,提出了“破壞性創新”這個概念,他認為大企業成熟的管理體系,比如認真傾聽客戶意見,追求更高利潤等等,反而會阻礙企業對破壞性創新的開展,失去了搶占新市場的先機。
本書是克里斯坦森的成名作,探討了大企業在創新管理上的問題,并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1、什么是破壞性創新?
破壞性創新是指缺乏資源、規模較小的新進公司,成功挑戰領先大企業的過程。
新進企業會聚焦被在位企業所忽略的市場需求,推出差異化的產品。這些產品通常性能相對主流產品要低,價格也更便宜,雖然主流用戶不感興趣,但能滿足低端用戶的需求。在低端市場站穩腳跟后,新進企業會從低端向高端移動,提供滿足主流用戶需求的產品,當主流用戶開始大量轉向新進企業,顛覆就產生了。
2、是什么阻礙了大企業開展破壞性創新?
1)價值網絡:
價值網絡是指供應商、用戶和競爭對手組成的商業環境,它會從三個方面影響企業決策:
(1)價值網絡決定了產品性能的優先級。
企業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會把產品提升的重點,放在用戶最愿意掏錢的地方,去生產符合現有用戶預期的產品,忽視對破壞性創新的投入。
(2)價值網絡決定了企業的成本結構。
大企業很難做到既保持競爭力不變,又能降低成本。破壞性創新所在的新市場,價格和毛利率都更低,為了前景不明的新市場,去改變現有的成本結構,影響已有產品的收入,風險過大。
(3)價值網絡決定了企業的增長速度。
為了獲得增長,企業更愿意進入高端市場而不是低端市場。
2)中層管理者:
中層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會選擇低風險的延續性創新,否決高風險的破壞性創新。
3、大企業該如何開展破壞性創新?
1)建立小規模的獨立機構,提供充足的資源,讓它獨立負責破壞性創新的商業化運作。
2)管理者要以學習探索、而不是預測執行的態度,來尋找新市場。小批量推出產品進行試探,并保留足夠的資源。
3)尋找對產品主要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