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通集團的董事局主席馮侖,曾在他的一本書中,講過一個關于華人首富李嘉誠請客的故事:
在我讀長江商業院的CEO班時,班上共有30幾個同學,包括馬云、郭廣昌、牛根生等國內公認的企業界牛人。
有一次,班上組織我們去香港拜見李嘉誠。因為見的是華人企業界里的超級大哥,所以在沒見面之前,我就在心里想:到時候進入大哥的家里后,可能第一眼見到的不是大哥,而是先看到椅子和沙發;第二是我們發名片給大哥,但人家卻不會發名片給你;第三是大哥跟你握手后講話,你只管站著認真聽,然后鼓掌就行了;最后在吃飯時,肯定有主桌,到時大哥在那里坐一下,象征性地吃兩筷子就會說有事忙先走了。可沒想到見面之后,事實卻與我之前的想法完全不同。
首先,當我們坐電梯上到長江的頂樓時,電梯門剛一打開,就看見70多歲的李大哥站在門口等著我們了,接著就跟我們一一地熱情握手。其次,李大哥不但一見面就先發名片,而且在發名片時還同時給我們遞過來一個盤子,遞盤子干嘛呀?原來是讓我們在拿名片時順便抓鬮(jiū)。因為盤子里裝有號,而我們隨便抓到的號,會決定你吃飯的時候坐哪桌,避免到時候我們這些同學為誰坐1號桌,誰坐2號桌心里產生各種不愉快的想法。后來我才知道,到后面的合影照相時,我們也是根據這個號來決定各人站立的位置的。在接下來的講話時,李大哥也只講了非常簡短的八個字,叫“創造自我,追求無我”,他用普通話講完后,又用廣東話講一遍,之后發現還有老外在,就又用英文再講了一遍。
聽完講話后我們開始吃飯。我當時運氣不錯,抽到了跟李大哥同桌。我當時心想:我真是幸運,能和李大哥這樣近距離吃飯,那我就可以和大哥多聊一會兒了,所以我開始就沒著急說話。不料在吃到十幾分鐘的時候,李大哥卻突然站起來對我們說:“抱歉,我要到那邊去坐一下。”這時,我們才驚奇地發現,在吃飯的四張桌子上,每個桌子都事先多放了一副碗筷,而李大哥每個桌子都會去坐一下。在短短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里,他四個桌子輪流坐,而且幾乎都是15分鐘,時間把握得可謂恰到好處。大家都被李大哥這種周到和細致的安排感動了。
李大哥大概每個桌子轉完后,吃飯也就基本結束了,但結束之后他沒有先走,而是逐一跟大家握手,并且是和在場的每個人都要握到,那時剛好墻角邊站有一個服務員,他竟然專門跑到那里去和他握手。
事后,馮侖這樣總結道:“李大哥在接待我們的整個過程中,讓我們每個人自始至終都覺得很舒服。這就是大哥之所以成為大哥的原因,這就是他的軟實力。”
我們很多人,在看到李嘉誠的成功后,眼睛往往都只是盯著他的低學歷,認為他的成功只是一種運氣。豈不知,李嘉誠做人做事的方法,才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訣。仔細分析李嘉誠這次請客的全過程,你會發現,不管在哪個環節上,他確實是對每個人都細致而周到地照顧到了,這就是他請客的藝術,也是他做人的成功之處。正是因為李嘉誠做人周到真誠,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和他做生意,幫助他,并把最好的機會給他,所以他就越來越成功了。
對于自己的成功,李嘉誠總是謙虛地說:“只是時代給我特殊的機會,讓我能夠做成功這樣的事情,可我以前因為特殊原因,錯過上學讀書的機會,所以我現在要努力研究和學習。”
附李嘉誠名言七則:
1、在劇烈的競爭當中多付出一點,便可多贏一點。就像參加奧運會一樣,你看一、二、三名,跑第一的往往只是快了那么一點點。
2、人生自有其沉浮,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忍受生活中屬于自己的一分悲傷,只有這樣,你才能體會到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
3、做人最要緊的,是讓人由衷地喜歡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財力,也不是表面上的服從。
4、在20歲前,事業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前,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后,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60歲之后,運氣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5、與新老朋友相交時,都要誠實可靠,避免說大話。要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寧可不說。
6、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并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7、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