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個愜意的上午,你坐在書桌前,通過筆記本電腦瀏覽新聞。
突然,右下角有一個彈窗新聞,正當你試圖關掉這個煩人的新聞時,它的內容卻讓你不得不停下鼠標。
“非洲中部某國發生內戰,已有50000平民死亡,受傷者不計其數。”
“真是災難啊!”你如此感嘆道。
在你關掉這個彈窗后的五分鐘,另一個彈窗又開始令你生厭。
“中國某農村鞭炮廠起火,已造成至少50人死亡。”
“早該取締那些手工鞭炮廠。”你快速地關閉了這個彈窗,繼續瀏覽某明星與某歌手的婚禮信息。
可彈窗新聞總是無孔不入,這個網頁內又跳出一個。“某市某地發生特大交通事故,5名市民當場死亡,更多傷者正在醫院進行緊急治療。”
“啊!這不就是我小學門口嗎?我們市的交通這么不安全啊,以后出門得格外小心才行。”
正當你帶著憂慮的心情試圖關閉這個彈窗時,你突然發現屏幕上的光標動不了了。鼠標的燈也不亮了,拔掉再插上線也還是如此。
“什么破鼠標!兩百多塊錢,用不到一個星期就壞了!@*##/+=*@(此處省略若干咒罵)”
這就是人類。以自己為中心,為萬事萬物的重要性按距離進行排序的人類。
遠在非洲的五萬平民的生命,只能讓我們皺皺眉頭。而近在眼前的一個壞掉的鼠標,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
我沒記錯的話,哲學家大衛·劉易斯說過大意如此的話:人類的所有善意都遵循鄰避原則。壞的事情可以發生,只要別發生在我家后院就行了。
為什么我們愿意為一只流浪貓捐錢,而同時又不理會那些急需救助的人類兒童呢?
為什么我們愿意把錢給路邊的乞丐,而不顧那些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的欠發達國家的人民?
因為我們的善意,僅有500米的有效輻射半徑。當我們做善事的時候,我們不是在計算自己的愛心捐獻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全體人類的福祉。我們只是試圖令自己過得開心一些,讓別人和自己都以為我是個有愛心的人。
看那可愛又可憐的流浪小貓,我們都忍不住掏錢讓它過得好一點。至于某個養殖場里待宰的小豬、小牛、小羊。某個病床上正忍受著病苦的小男孩、小女孩。某個我看不到的地方有一個無辜的生命正在死去。
關我們什么事呢?只要別死在我們面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