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可把他的母親嚇壞了,因為這狀況不像是因為愛情而心神不寧,倒像是染上了霍亂。
近來看書總是斷斷續(xù)續(xù)的,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也是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看完。
這本書以兒童攝影師赫雷米亞·德圣阿莫爾的死亡開始寫起,帶出本書的主要人物烏爾比諾醫(yī)生,他的妻子費爾明娜·達薩以及主人公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然后開始追溯阿里薩的一生,直至小說結(jié)尾與現(xiàn)在這個時間點重合。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開始的時候我也在疑惑霍亂之于本書,霍亂之于愛情是什么樣的關(guān)系。對于這本書來說,這是本書的一個寫作背景,十八世紀的加勒比地區(qū)的一座城市,霍亂正在流行,街道,河流里都布滿因霍亂而死亡的人的尸體,而烏爾比諾醫(yī)生是這場霍亂的英雄。霍亂對于愛情來說,兩者有著相似之處,阿里薩遭受相思之苦所表現(xiàn)出的癥狀他的母親也給予了證實說這與霍亂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烏爾比諾醫(yī)生能夠與費爾明娜結(jié)成夫妻也是因為費爾明娜病情的誤診為霍亂才讓他們有了相識的機會。
這本書里描寫了許許多多愛情的樣子,可是沒有哪一個愛情是完美的。開篇所寫的赫雷米亞與奴隸區(qū)的黑白混血女人之間的隱秘愛情也好,烏爾比諾醫(yī)生與費爾明娜之間的婚姻也好,阿里薩為費爾明娜堅守半個世紀的自由身也罷,以及弗洛倫蒂諾·阿里薩與他的622個情人之間的情緣,所有的這一切所描繪的愛情都是殘缺的,或許愛情本身的樣子便是如此。這世間多的是備受折磨的相思之苦,離別之痛,貌合神離的湊合以及獨守空房的落寞,而那些可以長相廝守,恩愛一生耳鬢廝磨的總是少數(shù)。也或許因此,在歷史的長河里留下了那一段又一段的悲劇故事。
回過來再來說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很懺愧我沒能真正讀懂作者的思想,一方面對于馬爾克斯的了解也不多,另一方面我自己讀過的書也少,思想貧瘠。讀完書之后翻閱了其他的一些讀者所寫的書評,才算是勉強窺見一二。有讀者認為這本書就是描寫一個窮小子追求白富美的勵志故事;有讀者認為這本書描述的是各式各樣的愛情,并且世間的愛情都可以在這本書里面找到影子;也有讀者認為這本書書寫的是愛情,但更深層次的是探索在愛情里面的孤獨;每個人的看法都有道理,都沒有錯。但我想一位能夠?qū)懗觥栋倌旯陋殹愤@樣偉大作品的作者,自當不是為了僅僅描寫愛情而創(chuàng)作這樣一本獻給他自己妻子的書。
我所能理解的是,在這部作品里阿里薩的一生與如此多的寡婦、妙齡少女等發(fā)生關(guān)系都是為了填補那些在沒有費爾明娜的日子里的空虛和孤獨。一開始我對他的這種行為極度厭惡,特別是他對阿美利加的誘惑,致使她跳樓自殺,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犯罪,還是誘奸剛十四歲未成年女孩的罪。當然現(xiàn)在我也不是很喜歡這個角色,但多少有一些理解。但我又在想如果沒有那個不知名姓的女人奪走他的童貞的話,是不是就不會發(fā)生那么多的露水情緣,要知道一開始的他即使身處妓院也是能安然讀書不為所動的。
費爾明娜·達薩,在父親的促使下終于嫁人豪門的女子,并沒有獲得她想要的愛情。烏爾比諾醫(yī)生不是阿里薩,給不了她夢幻般的詩行,他的家庭甚至他的家庭所處的這個階層的人都給了她巨大的壓力,終究是過成了最平凡的夫妻,為了生活的瑣屑而活著,努力控制著對彼此的厭惡。這種婚姻里的孤獨感想必也只有曾經(jīng)體驗過真正的愛情的費爾明娜才會有深刻的體會,大概也因此她才會在成為寡婦之后迅速地落入了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圈套。
甚至在小說的結(jié)尾,阿里薩和費爾明娜的老年愛情也不得不以得了霍亂之命來掩蓋,因為這樣的愛情是不被世人認可的,且可能被人用船槳活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