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2)
今天繼續讀學誠法師的《好好說話》,這本書看來講心態的比較多。
佛陀規定每三天必須換一棵樹,不然就犯戒。寺廟里的出家人以抓鬮換床睡,以此避免大家認為這個床一睡上就是自己的,以至別人坐一下就不開心。無欲無求,少了煩惱,自然也少了沖突。
比起我們的行為,口是最不容易受人控制,而且最容易傷人、最容易犯錯的,所以說話格外重要。
所謂言為心聲,因為話就是自己的心,比如人起了惡念,對別人說話就容易惡語相加;如果某人想討好別人,想達到一些目的,就愛說一些討好的話,這是因為內心有了諂曲,自然就會從語言流露出來。說話不知輕重,這實際上是內心糊涂的一種表現。
“溝通不是為了說服別人。溝通是為了理解別人,如果你理解了他的戾氣,他的戾氣就開始減弱;如果你抱怨冷漠,他的戾氣就會增長?!边@個說法還是不能認同,我覺得理解別人是一個基礎,而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