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日子姣姣發了很大的火。
她在群里鄭重地向小組的幾個同事警告:“以后要是再說我和小龍的事,別怪我翻臉。”
大家知道姣姣剛剛在朋友圈和一個不熟悉的同事懟了起來,正在氣頭上,誰也不敢多說什么。
熟悉的人都知道,姣姣和小龍并沒有什么,只是群里剛好她倆都單身,同事之間相互開玩笑,想要撮合她倆,總說她倆是一對,但誰也沒太當真。
前些日子不知道誰想吃烤肉,就聚了幾個要好的同事一起搭伙,恰巧姣姣和小龍都在場。
吃完烤肉后姣姣就美美地P了幾張燒烤圖片放到朋友圈炫耀一番,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
但一位不熟悉的同事偏偏在下面評論說:“小龍肯定在吧,早說你倆在一起了,還不官宣。”
姣姣怒懟:“管你什么事,我和他沒什么。”
那位同事繼續說:“別掩飾了,誰不知道你們倆相互喜歡。”
被亂點了鴛鴦譜,氣得姣姣當場大罵那位同事嘴賤,兩人之間互罵一番,最后以姣姣刪除朋友圈為結束。
就這樣,才有開頭那一幕。
刪除朋友圈后的姣姣認真地對所有要好的同事說:“以前你們瞎說就算了,以后誰再瞎說,就別怪我不客氣。”
有些人就是這樣,明明和你并不熟悉,她偏偏要嘴碎一番你的生活。
怪不得有人說:學會講話很容易,學會閉嘴卻很難。
02
嘴碎的人分兩種,一種是有心,一種是無意。
前者涉及人品問題,后者涉及情商問題。
但不管是哪一種,嘴碎的人都讓人討厭。
剛畢業的時候,公司有位30多歲的女同事特別嘴碎,而且是屬于前者人品問題的嘴碎。
她喜歡仗著自己還算優渥的生活,對其他人趾高氣昂咄咄逼人。
她喜歡當我們男生的面說在這個公司上班的男生沒出息,三四千的工資在深圳連自己都養不活,這樣的男人有什么用。
要是誰接一句那你還在這里上班,她就會開始夸夸其談自己的老公對自己多好多好,自己家里多有錢。
我們討論公司哪個女生最漂亮,她就說那個女生談過多少次戀愛,那次被男生分手,第二天上班眼睛還哭得紅腫,破鞋一個罷了。
我們組新來了一個主管,之前是副主管的她臉色立刻拉了下來。
表面和新主管你好我好,同吃一個手抓餅。背地里把我們小組同事拉了一個群,開始商討怎么對付新主管。
為了凝聚我們的向心力,她天天在群里說著新主管的壞話,上到新主管的工作安排,下到新主管私下的家庭生活。
那時身為一個男生的我才發現,一個女人長舌婦起來究竟有多可怕。
做人,最重要的是分寸,給自己多點約束,給別人多點空間。
兩個人不管是熟悉還是陌生,始終是不同的個體,不要隨隨便便帶著自己的主觀意識就開始評判他人的生活。
明白這一點,才算真正的有素養。
03
我還遇到過無心的那種嘴碎,就是情商特別低的那種人。
這種人腦子簡單,雖說心眼不壞,但他總自以為是的對別人指手畫腳,讓人心情更加不美。
你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但他一些不過腦子的話還是會有意無意的就傷害到別人。
我最小的表妹就是如此,逮著事情也不管和自己有沒有關系,也不管有沒有傷害到對方,總喜歡問個底朝天。
有一年,我們家那邊一位親戚得了肝癌,從醫院檢查出來后人就迅速消瘦了下來,挺了50多天就去世了。
表妹從大舅媽那里知道事情經過后,在葬禮當天硬是盤問了別人家人一個多小時:
“這病早期有沒有什么癥狀”
“發病的時候什么反應”
“是不是平時抽煙導致的”
“我爸平時也喜歡抽煙,他不會有什么事吧。”
……
我看那家人已經開始慢慢黑臉了,趕緊把表妹拉了回來,怎么說都不敢讓她再湊上前去。
有些人腦子里就是缺了一根筋,她認為自己的問題并沒有什么啊,自己問問又怎么了?
可她沒想過現在人家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再問這些問題豈不是在人家心里又捅上幾刀。
其實很多人已經意識到自己有些不會說話,于是拼命地找些提升情商,怎么學講話的書籍,文章來學習。
但到了關鍵的時刻,他們一張嘴還是有意無意的就傷害到別人。
遇到這些人我總勸告他們:不要去學怎么說話,因為“會說話”太難,你要先學會閉嘴。
學會沉淀自己,學會閉嘴,學會認真聆聽。
04
生活中嘴碎的人還有很多。
明明你和他不是很熟,他偏要問你工作怎么樣、收入如何、結婚沒、孩子在哪上學......
你回答得越敷衍,他追問得越急切,全然不顧你的尷尬。
有些人喜歡打趣別人,偏偏掌握不好分寸,自以為幽默,但其實已經得罪人或讓人下不了臺。
有些人喜歡為你規劃人生道路,侃侃而談地為你出謀劃策。其實他連你最基本的情況都還尚未了解。
有些人只是道聽途說了一些事,就胡編亂造地當做八卦訴說給別人,更有甚者嘴碎的撲風捉影,造謠生事,制造不必要的矛盾。
亞里士多德曾說:“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從別人嘴里聽到的話,和從你嘴里講出的話,會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影響。
別等到有一天你身邊空無一人時才追悔莫及,有些話你當初就不應該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