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們省內最大的人力資源市場,人才市場每周舉辦兩次招聘會,我負責接待各類用工企業,并給求職者找工作。招聘會中不乏很多找工作的中老年人,每次遇到這些人,我總是非常耐心,他們的工作相對于大學生來說是最好找的,比如庫管、保安、保潔、司機、司爐工等,總是來一撥就招走了一波。
大學生反而不容易找工作,不容易找工作的原因就是就業能力太差。我省多數大學生去了大學,都是在浪費時間。大學的宿舍里不是在睡覺、看韓劇,就是在打游戲,各課老師都認不全,有些學生四年都沒有進過圖書館,所以何來的學習?
每年教育局會發布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及就業率,總體上看,我們省的就業率也是蠻高的嘛,但是就業率是可以造假的,就算這幾個高校的畢業生全都沒有找到工作,教育部的就業率也是保持在70%以上的,有時候還裝模作樣算一下同比增長和同比下降。就業率是怎么回事,各校的學生最明白不過了,無須我多說。
大學四年是混文憑的四年,也是最萎靡的四年,與其讓學生看不到出路,倒不如大一開學第一天就發放大學畢業證,然后讓找工作的找工作,考試的就去考試,愛知識的就繼續在學校學習,如此的話,情況豈不好很多?
我建了個群,美其名曰某省求職招聘群,群里二三百成員,以后還會更多,都是來找工作的。每周我都會發布一些招聘信息,他們愛看國企、事業單位的招聘,我就多發一發。也有很多人通過群找到了工作,我為他們開心,也為他們擔憂。
今年,我參與了高管局和青藏鐵路的招聘考試,筆試中有人作弊,出于良心,我在他卷子上寫上作弊兩個字,禮貌地送他出去。面試中我負責抽簽,一邊是考官,一邊是考生,我站在兩者中間叫抽簽號,有時跟考生聊聊天,幫他們緩解緊張的情緒。
經過近乎幾千人的面試后,我練就了一項神奇的本領,還未到下個考生進考場時,通過跟他幾分鐘的聊天,再根據考官的打分標準,從五十到八十多分,我就能推斷出這名考生的面試成績,跟他最后的面試成績八九不離十。
面試與其說是考知識,不如說是考形象。正裝得體,精神飽滿、臉色有光澤的人,分數都是高的,而且出落得亭亭玉立的美女或韓式英式帥哥,無一例外分數都高,沒辦法,考官也喜歡美。相反,連正裝不穿,套著臃腫的羽絨服和起了球的高領毛衣,兩眼無光,站立歪斜的人,面試分都是勉勉強強湊湊合合的六十。
我從面試中窺探一個人平時的生活與近期的不得意:夜夜宿醉后紅脹的臉,找不到衣服搭配的奇異小皮裙,睡起未梳炸裂的頭發,民族風的大首飾……實在是辣眼睛。我本善良,從來不因這些問題詆毀或者給考生以難堪的眼神,總是小心翼翼的提醒他們。我想這些小毛病不是學生自己的錯,學生總是在效仿社會。
下了班,我就不想談及工作。工作只是人生的十分之一,其他的事情遠比工作重要的多。讀書、賺錢、健身、跟親人聊天,但工作是個形影不離的影子,有光在就會在。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當語文老師,與很多外界的人一樣,起初我也認為老師這個工作跟大家說的一樣美好。但沒有經歷就沒有發言權,童話里都是騙人的。語文課不是我想象中那么和諧。每個學期都有校長、教育專家、優秀老師來聽課、來指手畫腳,去指導全校的語文老師用同一種方法教課,每一篇教案都是一樣的,所以我沒辦法上語文課,我不知道語文的意義。
從我們的父輩到我們這一代,再到下一代,每一篇語文課教的都是那么的相似,把別人嚼碎的饃饃喂給我們,我們再分泌唾液浸潤了喂給學生。自己都不知道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到底好在哪里,還執著得給學生講解、分析,我至今對那些執著教書的老師甚至教了一輩子的老師佩服萬分,能把這樣的工作硬著頭皮堅持下來,是社會的英雄,是真正有愛心的人。
我離開語文教學沒有半點后悔,不然每堂課都是在折磨我,學生更是缺少快樂和活力。學校在折磨我,我在折磨學生,這場游戲我玩不下去。
我倒向往成為自由職業人,如果哪天機會成熟,我將毫無猶豫。我沒有才能,沒有過人的本事,對其他事情毫無學習的態度,好在有份耐心,就慢慢等著吧,時間會給予答案。或許有一天我將參透語文的秘密,再與學生聊一聊這些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