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有高中畢業,甚至不會講英語,但你卻需要在美國這片國土上生存,你會給自己描繪一個怎樣的未來呢?
如果你開了一家書店,書店每年只能夠賣2000本書,你會怎樣想象這家書店的結局?
如果你被選為某個雜志的接班人,在出版物式微的時代大背景下,你覺得自己能帶著這雜志苦苦支撐多久。
但,就有這么一個人——松浦彌太郎,在18歲時,為了逃離自己原本的生活環境,剛高中畢業就決定輟學,買了一張去美國的機票,只身赴美。在美10年間患有直接,靠賣就雜志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經營了一家名叫“COW BOOKS”的二手古書店,自己規定整個書店只能賣2000本書,但是每一本書都要有自己的個性。
他被日本雜志《生活手帖》創辦人之一的大橋鎮子選為接班人,雖然松浦彌太郎連大學都沒有上過,但大橋鎮子看中了他的自律和謙遜。松浦彌太郎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把《生活手帖》打造成了發行量百萬冊生活寶典。
這一切,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超越期待:松浦彌太郎的人生經營原則》這本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想我們講述了他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好的原則,向我們揭示了商業的基本——超越期待,這也是世界上所有商業運行的規則。這本書也是寫給普通人的書,指導我們去經營好自己的生活,帶著經營者的意識,去坦誠地與他人建立起商業關系,懷抱理想,讓生活自由又富足。
生意的本質是讓消費者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松浦彌太郎在剛接任《生活手帖》總編的職業時,他的任務就是提升這本雜志的發行量。他想盡了并嘗試了各種辦法,但是雜志的銷量并沒有非常明顯的提升。就好像面對著巨大的業績壓力,嘗試了各種辦法,但是依然沒有取得進展,心情無比焦慮的你和我一樣。
松浦彌太郎在自己沒有明確購物需求但依然去逛便利店的行動中受到了啟發:人們愿意在那些幫自己解決煩惱,消除負面情緒的事物上花費時間和金錢。
他也因此確定了《生活手帖》的方向——解決大家“大家不想在做飯這件事上花費過多時間和精力”的困擾,雜志的銷量開始持續攀升。
在一月份時,老大組織了一個訓練營。訓練營時長14天,收費2980元,這個價格對于我來說又些不可思議。雖然我是訓練營的課程設計者之一,但是我并不相信整個訓練營能值這么多錢。原本想著訓練營能收到10個人就相當不錯了,最后36個人來報名。
訓練營結束后,我明白了為什么大家愿意報名。訓練營剛好能夠解決“如何做好一名教練”的需求,減少大家的焦慮與困惑。
當自己能夠清晰地描繪出來,自己所提供的油性或者無形產品時,能夠幫助哪些人解決什么具體的困惑時,那“做生意”的機會就來了。這個過程就相當于醫生給病人診斷時的“摸脈”。大家的需求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夠被精確預測到,在試錯與調整額過程中,未來預測的成功概率會越來越高。
增加感動的次數。
在《超越期待》這本書中,松浦彌太郎提了一個好問題:他一直想不明白為什么日本有很多年收入過億日元的運動選手又這么高的收入。后來他意識到,運動員可以打動的人員數量非常強大。商品的銷量和因她而感到開心的人的數量成正比。
在昨天晚上的冬奧會開幕儀式上,微博熱榜幾乎上都是和冬奧會開幕儀式相關的消息,其中霸占榜首的是《張藝謀太懂中國人的浪漫了》。
張藝謀是奧運史上唯一同時擔任冬奧會和夏季奧運會開幕式的總導演,倒計時和24節氣的完美結合,打動了無數人。奧運五環升起時,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破冰而出,象征著打破隔閡,和平友好,這是中國從“我”走向“我們”的象征。網友感慨“你可以永遠相信中國,永遠相信張藝謀!”
我也相信,每一個看了奧運會開幕式的中國人,都會從內心生發起深深的自豪感,我們就是這樣被感動了。也因為對張藝謀的相信,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值得期待,就算中間偶有意外,但一直讓人充滿期待。
這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自己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又感動了多少人呢?那些你所關注的大V們,他們又是如何感動了你?
在書里還有關于指導人如何把擅長的事情變成工作,讓在工作中感到痛苦的人找到價值,重煥自信,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