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了所有的置頂,今天我只分享昆德拉。
非常喜歡米蘭·昆德拉,看過不少他的書,且仍在繼續。先把我的相關米蘭·昆德拉作品的部分書評(皆被伯樂老師推薦上榜過)列出如下:
特蕾莎的出走與尋覓
被玩笑的人生——評米蘭·昆德拉小說《玩笑》
《無知》:回歸之痛
《好笑的愛》: 米蘭·昆德拉的奠基之作
《阿涅絲和她的父親》(源自小說《不朽》)
《米蘭·昆德拉》(簡書文集一)
昆德拉《玩笑》隨感+《讓先死者讓位于后死者》》(簡書文集二)
在所有的山頂 所有的樹梢之上
一片靜寂 鳥兒也沒有歌唱
耐住心性 不必驚慌
用不了多少時光
我們也將進入 寧靜的夢鄉
昨天晚間得知,米蘭·昆德拉于7月11日去世,終年94歲,一代世界級文學巨匠從此隕落。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曾被《紐約時報》評價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昆德拉因此奠定了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昆德拉的小說充滿哲理,情理交融,《新聞周刊》說,他把哲理小說提高到了夢幻抒情和感情濃烈的新水平。
剛才整理了一下我在簡書寫的有關他的文章,以此懷念這位我至今為止最愛的西方作家,沒有之一的作家。
他的作品我讀過很多,除了大名鼎鼎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還有《生活在別處》《不朽》《無知》《玩笑》《好笑的愛》《笑忘錄》《慢》《告別圓舞曲》等等。幾乎每部作品我都是愛不釋手,也寫過不少書評被推榜。昆德拉的作品是我所閱讀的眾多書籍中的最愛。
我也幾乎買齊了他所有的紙質版書籍,而且常年放在手邊,會時不時地翻閱。大約二十年前就開始閱讀的昆德拉作品,至今仍然在數次復讀,百讀不厭。
閱讀昆德拉是我人生的精神之旅,他的作品充滿哲思,又那般讓人心動,沉浸在他的文字里,有時會笑出聲,有時又會哭出淚……
米蘭·昆德拉曾經說過:“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今天,我依然要寫出文字,留下痕跡,來與這位了不起的作家告別。
在小說《不朽》中昆德拉曾經借用歌德的一首詩來描述一位即將去世的父親。這首小詩在德國家喻戶曉,構思簡單卻意境深遠。每個德國小學生都會熟記在心,朗朗上口。
在此也借用這首名詩來緬懷這位偉大的作家。
《游子夜歌》——歌德
在所有的山頂,所有的樹梢之上
一片靜寂,鳥兒也沒有歌唱
耐住心性,不必驚慌
用不了多少時光
我們也將進入,寧靜的夢鄉
世間所有的一切終將泯于蒼茫,歸于空寂,但是,歌德的絕唱永遠回蕩在田野大地,巨匠的偉大也不會消亡,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念念不忘,便是永生,愛便永存!
在簡書中我建了兩個和昆德拉相關的文集《米蘭·昆德拉》和《昆德拉《玩笑》隨感+《讓先死者讓位于后死者》》,里面有很多文章我自己也很喜歡,比如:《阿涅絲和她的父親》《正在復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等等等等。這兩本文集里共有近100篇文章,有原文,有我的讀后感,還有各種隨想雜記。
另外,伯樂老師們推榜過的相關書評也有不少,比如:
特蕾莎的出走與尋覓
被玩笑的人生——評米蘭·昆德拉小說《玩笑》
《無知》:回歸之痛
《好笑的愛》: 米蘭·昆德拉的奠基之作
非常慶幸和感激自己曾經這樣喜歡過昆德拉,而且這種喜愛一直在那里,只增不減。
死亡絕不是真正的逝去。只要沒有遺忘,便是永生,愛便永存!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在此致以我永遠的懷念!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