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咪蒙再次成為焦點,而上一次距今不過三周。
因為炮制的那篇虛假文章,咪蒙遭到各大媒體的批評,不得不出面道歉,宣稱停更微信公眾號2個月來反省。
而這被認為是暫避風頭的最佳策略,以往就是這樣操作的,雖然屢遭平臺制裁,但每一次都能安然無恙。
1個月還沒到,昨日,咪蒙公眾號顯示已注銷,旗下另一公眾號也被注銷。
于此同時,鳳凰網、今日頭條、知乎等平臺紛紛發表聲明宣稱封禁咪蒙相關賬號,風暴來的太猛,一致行動,實屬罕見。
原以為風平浪靜,誰知平地起驚雷。咪蒙再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對她的聲討并沒有結束。
販賣焦慮的她不知道此刻是否感到一絲焦慮,或許會或許不會,成為眾矢之的的她雖然沒有了咪蒙這個品牌,但在自媒體泛濫的時代,憑借其擅長的煽情手段,再造一個大號并非難事。
大號已死,小號可以重生,她也絕不會束手待斃,畢竟這是她最擅長的事。況且有什么錢比自媒體的錢好賺呢?
咪蒙微信公眾號有1400萬訂閱用戶,頭條廣告費近百萬,單廣告費一項,一個公眾號年收入就多達幾千萬。
除此之外,咪蒙還開通了教人升職加薪的職場培訓課程,銷量數十萬份,金額也達到上千萬。
她還出版了四本書,在其影響力及宣傳下,銷量上百萬冊,僅版稅一項收入也非常可觀。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說自己年收入八位數,這個數字是毫不夸張的,她可以做到。
篇篇文章十萬+,部分文章百萬+,試問這樣的公眾號又有幾個呢?
靠販賣焦慮和熬制雞湯,咪蒙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觀點越發極端,在偏激與低俗之路上越走越遠,錢也賺得越來越多。
這條生財之路一路通途,暢行無阻,雖然偶偶停停車,但不多久就再次上路,比先前跑的更快更歡。
她就像一輛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的客車,瞬間踩下了剎車,突然之間停了下來。
一車的人,突然被告知車不能往前走了,全體下車,車輛報廢,一車人都蒙了。
在此之前,也有上上下下的人,有人覺得這車開的太快,太危險,趕緊下了車,有人呢覺得車開得快才刺激,于是越發上癮了,這種刺激感是別處無法感受的,雞湯入口,神經麻醉,飄飄欲仙,欲罷不能。
當客車停下,冷風吹過,他們的幻覺才漸漸褪去,還想沉浸在那美好的幻覺中,但一聲天雷,客車已不能向前,留下陣陣驚愕。
那些跑在后面的客車追上來,也是一臉詫異,帶著一絲欣喜與擔憂,也有幸災樂禍的,也有拍手叫好的,也有圍觀的,好不熱鬧,立馬成為頭條新聞。
在一陣唏噓與轟鳴聲中,一些客車繼續往前開去,不過速度慢了許多,車內的音樂也換了,從萎靡之音換成了激昂人心的奮斗歌曲,音量也隨之調大,隨著音樂的漸進,車內開始沸騰起來。
后續車輛見此情景,心領神會,順之而為,這就是所謂的前車之鑒吧。
高速路上的車越來越多,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總有那么幾個車主尋刺激,因為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關注,關注的人越多,意味著賺錢越多,于是鋌而走險者不計其數。
焦慮不過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現在卻成為很多人拿來賺錢的工具。以往焦慮是原生的,現在焦慮是人為故意渲染的,為了追求效果最大化,手段多多,套路多多,無所不用其極。
拭目以待,他們還能舉著焦慮大旗走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