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綜合癥還是有一些些,原本假期之前已經把自己的生活調到一個比較快的節奏了,不過一天工作超過10小時還是會有副作用,比如頸椎病犯了,手麻了,到現在還是天天頭暈暈,加上一個假期的懈怠,還得有兩天才能找補回來吧。
今天交了甲方階段性任務,希望明天甲方不要再來問候了,歇歇吧~
手的酸痛還是挺嚴重的,于是花大價錢購入了手腕按摩儀和立式鼠標,期待收貨。
每天把上午時間留給論文還是對的,雖然早上寫論文會被各種事務打斷,但是上午還是比較能抓緊的,下午吃完一頓開心的飯后,就開始有些懈怠了;晚上老公回來后聊聊天之后就更沒心思做正事了。
今天去取快遞的路上,聽了一本書的簡介《取悅癥》,感覺書里說的那幾種老好人情況,自己多多少少都有一點。
雖然本身并沒有很想討好別人,讓別人高興,但面對別人的要求,也常常說不出“不”,說不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有時候明明很煩,還是默默去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且也的確回避沖突,害怕對抗,總希望息事寧人。
作者認為,這種喜歡取悅別人的老好人,其實也并不受歡迎。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對別人好,別人也應該對自己好;但又不愿意很直白地說出自己的需求,于是別人也不知道你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要怎么滿足你。
天哪,每句話都感覺直戳心坎,為什么做了那么多事情,還是依然沒有別人那么討人喜歡。正是因為自己不懂拒絕,默默承受,總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可是那在別人眼里,可能并不算什么,別人也沒覺得他有義務回報什么,他們不覺得你在隱忍,因為你可以拒絕啊,別人還以為你是欣然接受他所安排的一切的。
而你默默等待他人的回報,希望他能給你提供幫助,但又不能明確跟別人表達你需要什么,別人根本不知道你的需求,也不知道需要為你做什么。
于是,誤會就出現了,你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太多,卻沒有得到同等的回報;而別人可能并不是不愿意、不想幫你,只是并不知道如何回報。
嗯,這就是我。
生活中總是怕麻煩,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殊不知,有時候越是回避,麻煩可能越多。
看起來好像是性格好,不爭不搶,其實只是自己內心害怕直面沖突。
解決的辦法是什么?
直面自己內心的恐懼,直面沖突,學會說不,不要做一個爛好人。
道理我都懂,要真到達這個境界,還需要慢慢修行啊~
有時候希望自己勇敢一點,不要像現在這么佛~
有時候又覺得,佛一點也沒什么不好,不必總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啊。
人總是矛盾的吧~
就這樣吧,很多道理還要慢慢想,慢慢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