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在說“為了將來,我們還是…”類似的說辭反復的出現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于是就有了“十年后的你,羨慕十年前的自己”的可笑景象。“要是…就好了”也是相似的陷阱,一句這樣的抱怨,似乎就能撇清自己的責任。
可生活的本質,不就是一個個,或精彩或無趣的“當下”,組成五彩斑斕的片段,然后這些帶有不同情感色彩的片段,統統組合在一起,就成為了一個人人生中不同的面向。然才,將來,才在所有的瞬間中,緩緩走來。
聽道理就像喝水一樣。水,流過你的腸胃,途徑你的器官,卻最終不知去向…那些我們聽過的道理,也是如此,進入你的耳朵,帶動你的感官,讓你為那些大大小小,可歌可泣,斗志昂揚的詞句,感到振奮,想要歡呼喝彩,想要捶胸頓足大喊一聲:這說的就是我啊!可是,哪有什么用呢?聽過的道理,如果像水一樣不知去向,不能在我們人生關鍵時刻發揮能量,我們還不如去喝水呢~畢竟,我們都知道身體需要水。
這徹頭徹尾的功利主義思想!身體需要水,所以我們要喝水;聽道理沒有用,所以我們不要去聽,要注重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