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以前曾經聯系一個扶貧幫困家庭。逢年過節,單位幾個人總要拎點東西去看看。他們家是父親病人,母親是外來婦女臨時工。孩子是女孩。一家人,蝸居在一個類似于濰坊二村的一室戶里。那一年好像是高二了。我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去慰問,總要聊幾句再走,就說起了以后小女孩讀大學考什么專業?小女孩說,自己要開個旅游公司,賺大錢,成為女強人,還設計了一系列小女孩特有的思路和不著邊際的想法。
? ? ? ? 回單位后,幾個老女人湊在一起說:這孩子實在是不懂事,家里窮成這樣了,還好高騖遠。她就應該去讀個護士或者師范,早點就業,給家里減輕負擔。說實話,我也覺得小女孩是胡思亂想。她讀書成績一般,家里那個破環境,哪里讀的好書啊?長相也一般,家里條件這么差,能不能找個普男都說不定,還在想什么飛黃騰達。若干年過去了,再無音訊,估計現在也就在某個小企業當會計之類的。
? ? ? ? 貧窮是個很難改變的基因。不要以為現在是在辦公室里做PPT,你就比咱老家種水稻的父母優越了,其實,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繼續窮。
? ? ? ? 窮人家的孩子應該有理想,但是不應該胡思亂想。擺脫貧窮,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努力,而不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對于連五星級大酒店也沒住過的窮人家孩子,一上來就要辦個旅游公司,實在是荒唐。我覺得,老阿姨們的說法是合理的,先努力找一個工資高一點的工作,養活自己,養活父母,積蓄能力和經驗,在合適的機會去創業,從小生意開始,慢慢來,一代人能夠上一個階層,就是巨大勝利。
? ? ? 不要指望一步登天,童話都是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