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運營是什么?
新媒體,指的是利用新技術,處于上升期的新媒介平臺,為自家產品的潛在用戶和使用用戶提供內容與服務的媒體。新媒體運營,著重于利用新媒介平臺上升期的紅利,當平臺上媒體數量少時,用戶選擇少,更容易聚焦于你。此時媒體進駐平臺,獲得用戶關注的成本就會比較低。
運營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傳播數量,更要關注傳播質量,要讓用戶接觸到內容服務后對于產品有一定的認知程度。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種產品做新媒體運營都值得大力投入,原因有2:1.新媒體運營轉化率低,難與產品KPI掛勾。2.產品本身特性缺少個性化,工具性質較重。
新媒體運營的準備工作
l? 明確自家產品定位及目標
確定產品滿足用戶什么需求;搞清楚目標用戶的用戶畫像,有利于造勢宣傳時能精準觸達潛在用戶;確定產品階段性的目標,以及KPI,朝著能有助于KPI提升的方向進行運營工作。
l? 選擇媒介平臺
無論什么平臺,最重要的本質是利用處于上升期的新媒介平臺的紅利,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微博微信等平臺,雖然用戶數巨大,平臺成熟,但相對而言想要獲得用戶關注的成本偏高。
l? 明確新媒體的定位
首先確定人格化的定位,如性別、年齡、性別、愛好等。其目的是為了統一運營內容的風格,而不會出現換了個運營人員后,產出內容或服務風格突變。但也不代表風格不能改變,在隨著用戶數量增多的時候,可作出改變,為的是讓運營內容能迎合更多用戶。其次,建立統一的運營規范。包括提供什么服務或內容,服務或內容的主題,運營工作中設計到的視覺及文案方面的規范。
l? 策劃新媒體的內容
作為新媒體,應當按照一定頻次發布日常內容(不過分打擾用戶的情況下),刷存在感。其次,應當在固定時間場合策劃特色欄目,與用戶進行互動,能提高用戶的粘性及忠誠度,例如微博上一個“微博搞笑排行榜”便有一個每日0點話題的互動活動。也可以當節假日來臨時,社會上有重大熱點出現時,及時跟進,做到隨時隨地的運營,應變。但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搞清楚熱點是否貼合產品本身,如果不能貼合,不如不做。
l? 策劃新媒體的服務
不同的平臺,提供給媒體的功能及服務可能有所不同,這時就需要運營人員摸清各個平臺的“游戲規則”,并利用規則,尋找自己的特色服務。特色服務也是與用戶互動的一種,應給予重視。同時,需要重視的還有口碑運營,當用戶量達到需要聘請多名運營人員時,則需建立口碑管理的白皮書,制定不同情況下的服務準則,條例,白皮書的制定需要符合媒體個人,這樣用戶才會對媒體,對產品有更深印象,也會收獲重視感。
“午時已到”——開始傳播引爆
在運營工作開始之前,建立一份運營日歷,上面應該標注的是大量產品目標用戶會產生共鳴的特殊節日(節假日、歷史事件、產品周年日、名人事件等)。開始運營時,所有的時事熱點將會成為你的彈藥庫——但一定要選對貼合自身產品的話題或角度,切忌盲目跟風。但是跟進熱點帶來的紅利,遠沒有自己策劃、傳播熱點內容所帶來的紅利那么多,不要一個人戰斗,整合利用身邊公關傳播資源才是更明智的選擇。運營還有另一個任務,便是鋪設自己的傳播資源,大概做法為:1.加入有相似用戶群體,但并沒有太多競爭關系的新媒體聯盟。2.加入社交達人群,和達人們搞好關系,并以其為傳播節點。3.組建自己的傳播節點——建立自己的粉絲Q群、微群。
除了關注媒體運營效果之外,也應該關注媒體所在的平臺。當平臺推出新功能時,及時跟進,同樣可以吸引用戶。平臺的新功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小的社會熱點。如微信的小程序,微信和星巴克聯合推出的“用星說”,同樣也帶來了一些紅利。同時,應當和媒介平臺的運營人員搞好關系,畢竟他們能最先知道平臺的最新消息,也能知道運營規則的變化。在某些時候,能夠給予你一些幫助,在這里就不細說了。總而言之,一個媒介平臺,就是一個小社會,里面有他的規則,會有不公平的地方,而新媒體運營人員,則應該研究里面各種各樣的規則,謀求更多影響力。
文中不足或出錯的地方,還望討論。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