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感悟三下鄉,青春筑夢行#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7月10日,我來到了德州禹城,開始了大學以來第一次社會實踐,也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講課。社會實踐的生活很快樂,相處的都是一群有共同目標的朋友,一群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相互幫助的朋友。很開心在大學階段能有這樣一段經歷,一段完完整整快樂過的經歷。
在禹城和孩子們一起度過的十天,是大學以來最純凈的時光。他們的內心是純凈的,喜歡就是喜歡,不摻雜任何別的因素。他們是不會記仇的,哪怕我一臉嚴肅地管理紀律,轉眼他們又會笑嘻嘻地圍過來。他們知道哥哥姐姐的付出,所以他們愿意聽講,愿意排練節目,愿意全力配合。雖然在禹城支教的十天生活條件不如家里,但是,內心卻是安寧的。我知道,可以不用煩心其他的事情,只需要把實踐活動做好,把孩子教好,就可以了。即使早就知道相聚短暫,但是真正的分別來臨時,竟是如此不舍。黑板上的“老師再見”,耳中的“老師你不要走”,一定會成為心中最無法抹去的記憶。
我們11個人,有的熟悉,有的只是點頭之交,真的很感謝這次機會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十天。十天里,我們從陌生到熟悉,從寥寥幾語到無話不談。我們一起在炎炎烈日下流過汗,也一起在空調房里飲過冰。我們曾默不作聲地工作,也曾在夜晚的街頭大聲暢談。真希望,人跟人之間的相處,都可以這么容易。在工作上,每個人都為了實踐活動能更好而出謀劃策,每個人都愿意主動去承擔工作,承擔責任。在生活中,彼此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感謝相遇,感謝相聚,感謝相知。
從小就想成為一名教師,當來到禹城,來到孩子們面前,真正上講臺講課時,我才發現,自己一直堅持的夢想的確很偉大。一名好的教師,不僅是在教書上,更體現在育人上。我主教的是語文課,課堂上每一個知識點,我都會加以引導,希望孩子們能對這個世界充滿希望和愛,希望他們能成為一個心懷善意的人。而正是這樣的體驗,讓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不易。不停不休地講一節課,首先體力上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孩子們是否明白這些知識,更是對老師這種專業技能的考驗。所以,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所需要做的努力還有許多。我會一直一直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熱愛我所熱愛的。
禹城十日,我們來過,我們愛過。
山東師范大學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禹愛童行,攜手成長”社會實踐隊
王雅恬
r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