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次遇見簡書開始已經兩年了。
第一年的時候,我內心澎湃卻遲遲不肯下筆,覺得自己水平不夠。
等到第二年的時候,我遙遠的記起自己曾經狂熱的寫作心,不再以忙為借口,忐忐忑忑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那個時候,即便是有一個人點了喜歡,我都會激動不已,滿心歡喜。每收到一個評論,我都會琢磨一下認認真真給予答復。盡管閱讀量少得可憐,我卻一點不難過,畢竟也只是第一篇文而已。
得到認可的我給自己定下了目標,一周更一篇文,等到第二周,我把作業擱一邊更完了第二篇文。我覺得自己很用心在寫,只是題目一直沒有拿準,腦子里有好幾個題目,卻不知道究竟哪個才對人胃口。
不幸的是,那篇文章,被幾個主編拒稿。我滿心的蜜糖瞬間變成了一片灰暗。一番低落和激烈的內心斗爭之后,我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決定再試試。我把文章重新編輯了一下只換了個題目,再次去投稿。我惴惴不安的等待,高興的是,這一次居然沒有被任何編輯拒稿。
最開始的時候也還是只有幾十的閱讀量。我想大概也就這樣了。最開始的時候,我時不時的就打開簡書,想看看閱讀量有沒有增加,看看有沒有人點喜歡。幾天之后,我疲憊了,我不想再那么頻繁的打開簡書了,準確的來說,是我內心受挫了。
我不想寫了。
我的理智告訴我我應當堅持下去,可是我的內心卻拒絕寫文,仿佛生怕觸碰到什么傷疤。
沉寂了好久之后,我的郵箱在某一天突然像炸了一樣,一陣一陣的告訴我你的文章被喜歡了。
受寵若驚。
大概持續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的“物種大爆發”之后,文章上千了。
忙碌(借口荒廢)了一陣之后,看著許許多多人的文字,想起自己一年多前的心潮澎湃,愧疚油然而生。
于是我找了個空開始自己的第三篇文,可是好運并不常來,進步也從不會突然。
又回到了慘淡的閱讀量。
這一次,挫敗感都無足輕重了。在日復一日的翹首期盼閱讀量中,我開始討厭每天時不時打開簡書而后失望可是卻還是會打開簡書的反復。我望著越來越多的專題越來越多的樣式,我望著數不清的更新的文章,我望著許許多多已經寫了幾十萬字積累了眾多粉絲的作者,我再回頭看看自己無奈的閱讀量,我的心好像死了。前路有希望嗎?我不知道,我看不見。這樣堅持寫下去會有結果嗎?擠出時間花在這上面會有回報嗎?這一切有意義嗎?
也許有的人會覺得可笑,根本沒必要因為一篇文章而如此大起大落。可是我卻想說閱讀量真的能改變你的心境。
對于新手來說,尤其如此。
往往打消積極性的原因有三:
一、費心表演卻沒有觀眾
一篇文章的誕生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卻往往不怎么能被看見,它剛出生就被人群吞沒了。在這里,每時每刻都會有很多很多和你一樣的人寫了文章發表出來,你用心寫的文章,如果不是所謂的爆文,不久就會被刷下去,再也看不見。可事實是,在成為爆文之前,你我都不知道文章會如此受歡迎。
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簡書,越來越多的專題,越來越多的欄目,讓人目不暇接。選擇少反而目標清晰。現在選擇一多起來,大家往往也不會把自己感興趣的專題都去看一遍,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而專題太多文章也瞬間99+。往往很多人會做的,就是翻一翻推薦或者熱文,這對于剛開始嘗試寫文章的人更是等于“喪失了機會”。
二、頂著壓力卻收不到認可
再者,剛來簡書的人遠遠不如那些已經寫了幾年的老手,他們有著巨額的粉絲量,在幾年的寫作中能力也得到了磨煉,不論是閱讀量還是水平相比之下都會更勝一籌。他們有著可觀的“基數”,也更容易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
再加上眾多的寫作者,競爭與壓力不言而喻。
對于一個想寫文的人來說,其實這些都不算什么,競爭與壓力是不可避免的。
真正讓人心寒的,是閱讀量。
每一個閱讀量,每一條評論,每一個喜歡都是對作者的認可,更是對作者莫大的鼓舞。即便是心無所求的人,也會盼著自己的文章有人看,得到認可呀。人們做一件事情,最快樂的事莫過于有成就感。日復一日慘淡的閱讀量會一遍一遍打擊著作者,直到他們對自己的信心漸漸消失,直到他們的熱情和動力漸漸耗光。一件沒有成就感的事,會讓人找不到堅持下去的意義。
三、不知是寫作者還是營銷者
近年來各種自媒體都奔著營銷走,很多作者也開始推廣自己的書,付費文章,寫作課,各種培訓課,社群營銷等等。其實寫作能變現是好事,作者的努力有回報了,大家都需要生活,誰有沒有想過自己寫作的同時要是能順便賺點就好了呢?
可是我們接觸的越來越多的,是告訴你報名某某某能快速提高寫作技能,是告訴你看完某某某就能日進斗金,是告訴你如何成為斜杠青年……沒有一個不是利用我們想要被人發現得到認可,想要努力的同時順便收獲點好處的心理。
我們的行為還是被掌控了,盡管我們心里某個角落肯定都明白世上的大道理: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美事,畢竟你我都不過是平凡人。經過短短訓練,聽個課培個訓就能“咸魚翻身”,講道理想想也不可能。
我們總是渴望著有什么捷徑,快速的方式,我們總是希望能夠快速的有收獲,快速的成功,變成那個我們眼中光鮮亮麗的“別人”。所以我們一邊清楚明白卻也一邊深陷其中。
也不是沒有人說過,寫作沒有捷徑,要靠日復一日的練筆才能提高,但能在利益環繞的氣氛中沉得住氣的往往少之又少。
如果每個人都以營銷自己的作品為目的的話,那么,真正會去看文章的人又會有多少呢?
不置可否,每一個人都是懷著對寫作的熱情開始的,只是最后走的道路不一定一樣,最后苦苦堅持的也不一樣。
回想自己的初心,沒有想過掙錢,沒有想過利益,甚至沒有想過意義,只是因為興趣,再加上一顆想得到提高的熱情的心。
尋找不到堅持的意義,是因為我們付出卻沒有得到認可沒有成就感,我們不知道這樣繼續付出還能給自己帶來什么,我們不想白白付出,也不想白白浪費自己的光陰。
盡管很多人為了利益,也有人一直堅持著最初赤誠之心,堅持著寫有質量的文章,堅持著那個“為了提高自己水平”的信念,堅持著這一份興趣。
我不會告訴你什么雞湯,說一些鼓舞的話讓你堅持寫下去,不要輕易放棄。也不會騙你,說什么日復一日的練習之后就會有成果了,你總有一天會“閃閃發光”。我也不會告訴你什么要堅持什么高尚的情操,不要在乎利益,不要在乎眼前是否有回報。不是所有的人都這么理想化,也不是所有的人努力了都能成功,畢竟我們都活在殘酷的現實里,我們的生命有限,我們的精力有限,我們還要生存。
是的,誠然我們有很多理由不繼續寫下去,也有很多因素打消我們的積極性。
可是我想說的是:不論你如何選擇,也不論你在做什么,當你做出一個重大決定的時候,希望你能回頭想想,自己為什么開始,自己這一路走來收獲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經過考慮之后,再去做出一個你以后不會后悔的決定。
想想自己為什么開始寫作?
我既然不求利益,那也無需關心和利益有關的一切,包括一些讓我們憤憤不平的東西,也無需強求有金錢上的回報。如果是興趣,即便閱讀量少,你也要學會做自己的觀眾。要知道世界上能找到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是多么不容易,也多么值得去珍惜。如果是想掙錢而寫作,則又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決定接下來怎么走……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心中都有答案,只是我們不愿打開那扇門也不愿意承認。
沒有人會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也沒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真實的想法究竟是什么。
對我而言,我始終都記得自己每一次大大小小的喜悅,每一次的跌宕起伏。記得自己第一眼便相中了的寫文,記得自己即便兩年來反反復復歇筆卻依然不愿就這么扔掉,記得自己收到第一個愛心和第一個評論的心情,記得自己每回一個評論的認真與小心翼翼。我想啊,這些,都是欣賞我的人呀。
讓我最無法忘卻的,是自己寫過的一篇關于孤獨文章,得到一個讀者如此真誠的回復。
我是一個很自卑又不擅長語言表達又非常害怕孤獨的人,但是心里并不甘自己繼續卑微,然后我選擇了遠方,把自己扔在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從南方跑到了北方。而這不僅僅是陌生,更是各方面都有很大差異的地方。我沒有告訴任何人,沒有找任何人商量的就報了一個北方學校。只有我自己。有些人也許想不明白為什么我一個那么害怕孤獨的人,為什么還要跑去那么遠的北方。因為我覺得一個人的內心成長往往是在困難中轉變的。雖然一開始覺得特別后悔做了這個選擇,但是看了這篇文章,突然覺得這是我自己選的路啊,如果一輩子躲在安逸中,那我可能以后都只能是廢人了吧。在大學的生活現在快走一年了,但我始終是一個人,一個人上操,一個人走,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委屈,一個人發呆,一個人哭泣,一個人笑,不管做什么去哪里都是一個人,大概這就是我成長的路吧,畢竟是我自己選的。
一個從未謀面的人,只是因為一篇文章,把自己難言的心里話掏給一個陌生人,道盡自己的孤獨。我的感動難以言表,如果她能從我的文字中得到一絲啟發,那我想我的付出就有了價值。
我怎么也不會忘記自己當時的欣喜與欣慰,我突然明白,原來我最開心的不是有多少人閱讀,多少人按下那小小的喜歡,而是我的文字,能夠幫助別人度過心里的那些坎,哪怕只是暫時的安慰與鼓勵,也曾經給予過讀者力量與勇氣。這樣,我的文字,就有了它的生命與存在的價值。
這就是我想要的,所以我決定堅持下去,哪怕“時運不濟”。
希望你也能回頭看看一路的風景,做出自己心中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