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注定要離去,何不歡笑?
上周我和大家分享了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最近我又把第二部也補上,覺得還是有不少新的內容加入其中。所以今天打算再說說《家族之苦2》。
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是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在眾多藝術性極強的影片中,這樣一部溫馨的家庭喜劇很容易會讓人有放松的感覺。現在再看這部電影,又能明顯地感覺到它的優點與不足。現在這部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很高,說明大部分觀眾都很喜歡它。
我想山田洋次做的最好的一點就是影片在各種細節方面的處理,他很細膩地去講一個故事,去洞悉家庭中人與人之間那些微妙的關系。當然,所有人物性格在上一部中就已經有所展現了,在這一部中這方面的表現并算不上突出。但在這一部電影中,他把更多筆墨都放在了父親這個人物上,用他的心靈旅程去串聯起整個故事。
單從故事方面來說,前半部分的上交駕駛本和后半部分的意外死亡事件感覺是很割裂的,但如果從父親這個人物的心靈歷程上來講便能順暢許多。
父親年歲已高,家人為了保障安全讓他不要再開車了。但父親卻認為,開車出行是一個自由的男人應有的權利,不得干涉。這個倔強的父親內心是從不會承認自己已然年老的事實,他依舊抱有一家之主的心態,要獲得晚輩們的尊重甚至是敬畏。駕駛本對他來說意味著身份地位,一旦上交他就會覺得自己失去了自主權,會任人擺布。但在這時,他遇到了自己失蹤多年的同學,看他被家人拋棄無處可歸的悲慘狀況,又心生感慨。覺得有家人擔心自己是很幸福的。比起一味地追求獨立最后落到無人關心的境地是很悲慘的,有的時候也需要讓渡一些自由,以獲得安詳的幸福。
但這一部在人物結局上的處理就稍顯粗糙,所有人再經歷過生命的啟示后生活并未有所改變,最后還是以一種唐突的喜劇形式將剛剛開始的生與死的探討給打斷了,不由得有些意猶未盡。
但我想,這有可能就是山田自己對生命的態度,在人生的最后時光,也還是要歡笑著、調侃著度過。現實太冷冰冰,何不為它加點溫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