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費曼技巧到底是什么呢?
這要從費曼說起。費曼,全名理查德·費曼,美國著名物理學家,于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在沉迷于美妙的物理世界的同時,他還熱衷于教育事業,喜歡向人們深入淺出的講解艱深的物理知識。在他的自傳里,他提到曾糾結于某篇艱深的研究論文。他的辦法是,仔細審閱這篇論文的輔助材料(supporting material),直到他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基礎、足以理解其中的艱深想法為止。費曼技巧,亦同此理。對付一個知識枝節繁雜如發絲、富有內涵的想法,應該分而化之,切成小知識塊,再逐個對付,你最終能填補所有的知識缺口,否則,這些缺口將阻撓你理解這個想法。
拿出一張白紙和你所要理解的一本書,然后翻開書本,開始閱讀你所要理解的內容,在把所要理解的內容閱讀完之后,把你所要理解的知識點概括性的寫在你所準備好的白紙上,最后是關鍵性的觀點信息以及過程信息。
現在你已經明確了你所要理解的觀點,接下來就是對你所要理解的觀點進行深度拓展,縱向拓展以及橫向拓展,這聽起來很抽象,不過實踐起來確實相當的容易并且具有很強的可執行性,接下來,進入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任憑你的手在紙張上寫字,來理解你的觀點,記住,必須是無意識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的潛意識會被激發出來,你的潛能會充分的被釋放到紙張上,因為一個人97%的潛能一生存在于潛意識中無法被開發和利用!
如何進入無意識的狀態,現在把你的眼睛凝視在你所寫下的觀點上的一個字,就這樣,不要在意其他事物,心里默念著你所要理解的這個觀點,之后你會發現你的視線開始逐漸的模糊,很多觀點跳入你的大腦,這個時候你要抓緊時機把這些跳入你大腦的關鍵全部給復述到這一張紙上,記住,動作要快否則這種感覺很快就會消失了,在你的感覺消失之前寫下你所預見的全部信息,還記得我說過是讓你速度得讀完材料的目的就在于此,由于你讀的很快,大部分內容都還沒有被你的主觀意識所熟知,而主觀意識是容易遺忘的,我所強調的是讓你的潛意識熟知文本的內容,這樣的記憶是尤為深刻的,你也可以參照一下東尼博贊的《啟動大腦》,里面詳細講述了快速閱讀的方法,而筆記流則是斯科特楊的方法,我把這兩者做個有機的融合并且運用到了學習當中。以上講的太籠統,接下來是這種方法的提綱總結:
你可以用費曼方法解決以下問題:
翻開書本,找到解釋這個概念的章節。先瀏覽一遍作者的解釋,然后仔細地摹仿它,并也試著用自己的思維詳述和闡明它。如此一來,當你不能用自己的話寫下任何解釋時,“引導式”費曼方法很有用處。
你也能通過費曼方法去了解一個你需要用到的過程。審視所有的步驟,不光解釋每一步在干什么,還要清楚它是怎么執行的。
費曼方法,也可以幫你自查是否掌握非技術類學科那些博大精深的知識概念。對于某個主題,如果你能順利應用費曼方法,而無需參考原始材料,就證明你已經理解和記住它。
費曼方法能幫你剝開知識理解的淺層表皮。但它也能幫你鉆研下去,走得更遠,不只是淺層的理解,而是形成深刻的知識直覺。直觀地理解一個想法,并非易事。它看似有些許神秘,但這不是它的本相。
類比:你理解一個想法,是通過確認它與某個更易理解的想法之間的重要相似點;
可視化:抽象概念也常成為有用的直覺,只要我們能在腦海為它們構筑畫面,即使這個畫面只是一個更大更多樣化想法的不完全表達;
簡化:簡化是一門藝術,它加強了基礎概念與復雜想法之間的思維聯系。
你可以用費曼方法去激發這些直覺。對于某個想法,一旦你有了大致的理解,下一步就是深入分析,看能不能用以上三種直覺來闡釋它。期間,就算是借用已有的意象喻義,也是情有可原的。
費曼技巧,也可以稱為四部學習法:
第一步 - 選擇一個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選擇一個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然后拿出一張白紙, 把這個概念寫在白紙的最上邊.
第二步 - 設想一種場景,你正要向別人傳授這個概念
在白紙上寫下你對這個概念的解釋, 就好像你正在教導一位新接觸這個概念的學生一樣.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 你會更清楚地意識到關于這個概念你理解了多少, 以及是否還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
第三步 - 如果你感覺卡殼了, 就回顧一下學習資料
無論何時你感覺卡殼了, 都要回到原始的學習資料并重新學習讓你感到卡殼的那部分, 直到你領會得足夠順暢, 順暢到可以在紙上解釋這個部分為止.
第四步 - 為了讓你的講解通俗易懂,簡化語言表達
最終的目的, 是用你自己的語言, 而不是學習資料中的語言來解釋概念. 如果你的解釋很冗長或者令人迷惑, 那就說明你對概念的理解可能并沒有你自己想象得那么順暢 -- 你要努力簡化語言表達, 或者與已有的知識建立一種類比關系, 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讀到這,你也許會說:這不就是拼圖游戲嗎?Bingo!恭喜你答對了,我們完全可以將對于一個事物的學習看作是一個拼圖游戲。下面我們就現學現賣,看個例子吧。
問題:
什么是費曼技巧?
回答:
1.費曼技巧, 是一種學習方法.
2.利用費曼技巧可以學習哪些東西?
你可以用這種方法學習各種能夠以【什么叫XX? 怎樣使用XX?】方式來提問的知識點, 比如對'計算機程序'而言我們可以問:'什么是計算機程序? 怎樣使用計算機程序?'
3.那么, 要想運用費曼技巧學習, 應該如何入手呢?
答案是:從一個你想學習的知識點開始. 比如 '費曼技巧'.
4.入手以后, 下一步該做什么?
回答是: 找到與 '費曼技巧' 有關的書籍或閱讀材料, 嘗試理解它.
5.要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呢?
回答是: 要經歷一個檢驗理解程度的過程. 設想一下, 如果你要給別人講解 '費曼技巧' 這個知識點, 你能否順利地講出來?
6.如果自認為可以順利地講出來, 是不是就算完成呢?
回答是: 不要僅僅是在頭腦中假想, 直接把自己要如何向別人講解 '費曼技巧' 的過程簡要地寫下來/說出來.
7.有必要這樣做嗎?
回答是: 有必要, 在寫下來/說出來的過程中, 仔細判斷自己是順利地把 '費曼技巧' 講出來了, 還是卡殼了?
8.如果順利地講出來固然好, 但如果卡殼了, 也不是壞事.
可以反思一下為何會卡殼, 然后回到 '費曼技巧' 的書籍和閱讀材料, 專門閱讀出現卡殼的那部分內容, 直到能夠順利講出來為止.
9.如果順利地講出來了, 是否就算學會了?
答案是: 基本學會了, 但還可以試著用更簡練的語言解說, 并且盡量去掉書籍和閱讀材料中已有的詞匯, 完全用自己的話來解讀.
好了,相信你已經明白了什么是費曼技巧,趕緊去找一個知識點去練習一下吧,不要忘了分享給你周圍的人哦!
學習能力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任何歲數開始學習都不晚。但學習是有方法的,要學會學習。
雕爺孟醒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他早年搞過傳銷,20歲就把市面上所有營銷的理論書全都掌握,做AFU精油做到淘寶第一,年銷售額上億。今年,毫無餐飲業經驗的他,又搞起了“輕奢侈”餐館,所創辦的雕爺牛腩,好評如潮。并且獲投資6000萬元風投,投資商給出的估值高達4億元。雕爺因酷愛先鋒戲劇,現在進軍戲劇行業,第一出戲就在愛丁堡國際戲劇節上演。是什么原因讓他可以這樣得心應手地玩跨界,要雨得雨,要風得風?
很簡單,雕爺從小具有超凡的學習能力。他小時候學書法,別的小朋友都吭哧吭哧地埋頭臨帖,他卻不急于動筆,而是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讀帖”,即用眼睛去拆解這些字,領會它們用筆的特點,從筆鋒變化到間架結構,拆解完畢,再開始下筆。別的孩子每天寫字三小時,他每天讀帖、寫字各一小時,效果卻遠遠超過了他的小伙伴們。他的書法獲得國東城區一等獎、北京市二等獎、全國一等獎,最后獲得了日本高野山書道學會的大獎。后來他將這套方法用在了其他領域,比如培訓美工。
我們知道,一個資深的美工身價很高,并且很難挖到。但是雕爺用他的方法在三個月之內,把一個剛入行的美工培養成專業級的設計師。他的方法看似很簡單:
1 ,找出心儀案例;
2 ,拆解并做出模型;
3 ,憑記憶臨摹;
4 ,對比找不足;
5 ,再次憑記憶臨摹直到滿意;
6 ,周而復始一至五步。
其實,這套方法是久負盛名的“費曼技巧(The Feynman Technique)”的一個應用。
費曼技巧的靈感源于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在他的自傳里,他提到曾糾結于某篇艱深的研究論文。他的辦法是,仔細審閱這篇論文的輔助材料,直到他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基礎、足以理解其中的艱深想法為止。費曼技巧很簡單:
1、拿張白紙;
2、在白紙頂部寫上你想理解概念;
3、用你自己的話解釋它,就像你在教給別人一樣。
4、遇到解釋不了的地方,就通過查課本、問老師、或到互聯網搜尋答案。
5、重復上述1-4步驟,直到再沒有難點為止。
硅谷神奇小子Scott Young利用這個辦法,一年學完了麻省理工學院33門
課程。
如果你能掌握這套辦法的精髓,就可以復制別人的成功。
費曼技巧——高速學習的方法
這個技巧是我幾個月前在譯言上看到的,作者非常NB,用了一年完成了MIT課程,且還是自學完成的。他總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這里我也復制簡化成文。[進入作者的博客]
[三個階段]
一 知識面覆蓋
了解學習的大致內容:看目錄
看講義
讀課本
閱讀同主題書
Notice:加速完成這個階段,把書過一遍。不必畫重點,也就偶爾做做筆記,或在讀過每個主要章節后寫一段落總結。利用指讀來加速閱讀速度。不會同時閱讀兩本書。
二 練習
做練習能加速知識的理解。
Notice:兩個效率陷阱
沒有及時獲得反饋。(做完題馬上對答案。)
題海戰術
三 自省
上面兩個階段是為了讓你明白你還有什么不懂的。然后有目的的查缺補漏。
[費曼技巧]
分化和梳理
一旦你精準地定義了你的不解或誤解,找到確切的答案則相對而言更輕松。
“費曼技巧”的要點正在于,不需要對教科書照本宣科,而是按自己的需要重構一個理論系統。
拿張白紙;
在白紙頂部寫上你想理解的某想法或某過程;
用你自己的話解釋它,就像你在教給別人這個想法。
下面是作者根據自己的經驗,針對不同學習內容的具體應用方法:
概念
翻開課本,他首先會找到解釋這個概念的章節,瀏覽一遍作者的解釋,然后仔細地摹仿它,并試著用自己的思維和語言詳述和闡明。
過程
審視所有過程和步驟,不光解釋每步在干什么,還要清楚如何執行。
公式
公式應該被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若看到公式卻無法理解其運動機理或其過程。請用費曼技巧分而化之。
需記憶的內容
針對某主題,如果你能順利應用費曼技巧,而不用參考原始資料(講義.課本等),就說明已經理解并記住。
形成更深的直覺
練習能幫助理解,但還僅限于表層。
類比、可視化、簡化
類比:發現并確認它與某個更易理解的想法之間的重要相似點;
可視化:抽象概念只要能在腦海為構筑畫面,即使該畫面只是一個更大更多樣化想法的不完全表達;
簡化:不能用簡單語言解釋一樣東西,說明你還沒有完全理解它。簡化是一門藝術,它加強了基礎概念與復雜想法之間的思維聯系。
在有了大致的理解后,下一步就是深入分析,看能不能用以上三種直覺來闡釋它。期間,就算是借用已有的意象喻義,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你心里清楚其中的異同,它會變得有用。
這里分享一下類似的方法:
知道學的是什么。
掌握大致的知識點
做基礎概念題
根據題目查缺補漏
完善思考方式和邏輯
重新看書,形成邏輯鏈或知識框架
做筆記
反饋
如果沒有目標,就找出你所在行業的最高端證書,拿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