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次看這本書。
翻動每一頁的時候,和第一次一樣沒有太多感覺,當最后一頁呈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的心被使勁兒的撞了一下,好像里面有個睡著的小孩,突然被晃醒的感覺。有點蒙,卻不敢再睡了。
這本書的作者用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不同物種的視角,奇妙的繪畫風格,去“看見”一只貓的多樣。
全書連皮帶瓤不過20頁,重復的話都有十來遍,所有的字也才415個(包括書名哦)。
我忍不住給要你們看一下里面重復最多的那句話:“有只貓滿世界溜達,長胡子、豎耳朵、毛茸爪...”
還有很多小學二三年級孩子都愛說的話:
“一個小朋友看到它...”
“一條狗看到它...”
“一只老鼠看到它...”
“一只鳥看到它...”
大家都看到了貓,那只貓也都看到了大家。每個人在自己的視角望過去,是那么的不同——除了那只貓依然長胡子、豎耳朵、毛茸爪。看貓的它們自己的身份、所處的環境、所在的位置、自身的視力等等不同,看到的貓也是忽而高大威猛、忽而呆頭萌萌達。這只在大家眼里不斷變換的貓滿世界的溜達,看到的也是不同的它們,不過它無所謂,因為它一直滿世界溜達,長胡子、豎耳朵、毛茸爪。
有一天,當貓走到一條溪邊,看著溪水映出的自己,貓...(你盡可以腦補一下,貓在想啥?)
貓的世界是這樣,我們人的世界似乎沒有什么不同。
?我們看出去的是我們的世界,我們看進來的也是我們的世界,不同的是,每個人看出去、看進來的世界不盡相同?
?這次看書的過程,還有一個奇妙的體驗:當被晃醒的時候,腦袋里迷迷糊糊的,忍不住又看翻了第三遍、第四遍......翻動書頁的過程中,我的視線不經意的就穿過貓的體上,看過去,看到了很遠的地方——看到一個小女孩滿世界的溜達,小辮子、半截小花裙、一雙快樂腳...
家門口的青石墩上是她最愛的地方,她常常坐在樹下,
看著跑來跑去的小伙伴捉迷藏、過星星...
看著那顆自己都抱不住的桐樹開滿了喇叭花...
看著炎炎夏日拉冰塊的大叔每天午后準時經過...
看著老媽從外面回到家就開始忙這忙那...
看著下雨的時候,大人小孩都是隨手摘一個池塘的蓮葉擋雨...
看著哥哥帶著一群小屁孩,用熬好的瀝青沾知了...
小女孩的世界里,都是看著別人的故事在上演!而自己很享受坐在后面觀看的感覺。她喜歡當觀眾的感覺,喜歡是是非非與自己無關,喜歡尊重別人的事情不打擾,喜歡聽聽風聲、雨聲、還有知了的叫聲。
終于,有一天
這個小女孩進了小學...
這個女孩第一次主持學校活動,不知道為什么雙腿抖得停不下來,也不敢問,也不知道問誰。
兩年后,這個女孩穿著露腳的鞋參加長跑比賽...參加舞蹈演出...忙的不行。
又一年,這個女孩被老爸帶著轉到了一個遠離家的新的學校,有老師發現了她,“跑得快”讓她家里省了很多心,她自己再也沒有穿過漏腳趾的鞋。
這個女孩也因為跑得快上了一個聽說不錯的初中、沒有什么壓力的就過度到高中...
這個女孩在家人的眼里,從小就很聽話,不是上學就是在上學的路上,不是訓練就是在去訓練的路上...二十年過去了,小女孩也有了小女孩,在家人眼里她依然不是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
但是,現在這個女孩遇到了和貓一樣的問題,當望著溪水里的自己時,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想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