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親密關系中,我們能不能愛自己?愛自己就是自私嗎?
在傳統的價值觀里,好像過多的關注自我就成了自私的代言。
或許是受文化的影響,助人為樂,與人為善,謙虛為美,我們不知不覺去向了隱忍求全的小愛,或無私與犧牲的大愛。我們懷著這顆美好的心,困頓在各種關系、情緒和事務中背負的自己,不知道從哪天開始張口就是怨氣,緘默是沉重,渾身散發著“生人勿近”的負面和壓力,接踵而來的是愛人的不滿,孩子的不領情,朋友的失望,同事的不解.....
到底是怎么了?我是這么好的人,你們怎么可以如此對我?這不公平!
于是很快我們從傾心的愛和付出滑向了委屈和受害的情緒中。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我們和我們的關系為什么會演變成這樣?
如果此刻你能聞見自己的怨氣和委屈,可能和你委屈和抱怨的對象無關,最好我們去自己的內在看一看,那里是不是蹲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他原本充滿熱情、愛和希望,此刻灰心、沮喪、難過,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是給予自己深深的愛與關懷。
當一個人自己的情緒能量狀態好,才有可能把充滿活力永不枯竭的愛去輻射我們身邊的人。飛機上有個溫馨提示,有任何意外請你先給自己戴上氧氣罩再去幫助別人。這不是自私,我們需要先保證好這個機艙里面不因為自己的冒失和自大而多一個需要被照顧的人。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大學畢業時一次聚餐,當所有人都在舉酒歡慶惜別的時候,酒桌上彌漫著各種“希望你們過的比我好”之類的祝福。然而其中一位同學的話讓我記憶猶新:“我希望我可以是兄弟中混的最好的那一個,因為我希望未來兄弟們有需要的時候我有能力可以幫助大家。”
當時我還沒有這么深刻的認識,只是暗暗的欣賞著這個有力量的聲音,如此耳目一新。但不給自己戴氧氣罩就去照顧身邊的人,是大多數人在生活中的狀態。
比如生活中時有發生的一種情況:一個照顧孩子的媽媽,投注自己所有的精力去照顧自己的孩子,完全的忘記經營自己,愛到有一天漸漸長大的孩子竟然拒絕母親送飯送到校門口。要知道比起一個關懷倍至保姆般的母親,孩子更需要一個生命的榜樣和標準,一個鮮活的靈魂引領者,而活出自己的你就是。即使遠離職場,你也有理由讓自己活出精致和豐盛,插花、烹飪,或園藝、時尚,不論是什么,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意義活得精彩的人。孩子推開你疏遠你,與你的社會地位、職位身份、經濟收入無關;而他不由自主的親近你靠近你,是因為信任你可以給他安全,是因為你就是他心中的樣子:喜悅、幸福、美麗、放松。
亦或一個全然去愛另一半的人,將所有的關注和焦點投向對方而忘記活出自己,最后對方卻因為你已不是你絕塵而去。要知道對方愛你,需要的不是一個保姆、廚娘和老媽,最初他愛的只是,你。對,你原本的樣子,也許是青春與活力,也許是果敢麻辣;也許是你自信滿滿的樣子,也許是你一往直前的勇氣。當你在愛中徹底失去自己的時候,就是你淘汰出局的時刻。
在戰場,你丟盔棄甲的時候就離葬身戰場的時候不遠了。一個人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了,拿什么來保家衛國?即便舍己救人,你也只有一條命,但我想戰場需要的不是這樣的莽夫。
著名的心理學家,“靜觀自我關懷”全球首位中國師資培訓師海藍博士曾跟我們分享過她的生命故事,在汶川大地震的三年義工時間,當她一無所有滿懷著熱情舉家搬遷到汶川,幾十個人因為她的號召一起去做災后心理救助工作,最后因為資金短缺補給不足不得不四處求募資金,甚至舉債借錢,“要知道我的過去是個醫生,我現在也只是一個心理研究工作者,一個咨詢工作者,我不是商人,我不懂得要錢。當我一邊在募集資金的時候各種不順,四面被拒,一邊要面對各種高額開支,還有幾十個義工嗷嗷待哺,要知道他們是義工但他們也是和大家一樣的普通人,他們有熱情但也有基本的生活需求,我倍感荒涼,甚至也迎來了我人生最絕望最黑暗的光陰。當時我就暗暗下決心,救助工作結束后我一定要賺錢,賺很多的錢,讓我自己想做慈善的時候就有能力做慈善,想怎么做的時候可以自己決定怎么去做。于是現在我開起了公司,我依然不懂的賺錢,依然沒有成為一個很好的商人,但是我已經在路上了。我比過去好很多,比過去更有能力和實力去幫助一些人,而這些事情是在我獲取了自我的實力之后可以自主的事情。”
我感同身受,我也曾經滿腔熱情啟動公益活動,我簡單的以為錢不是問題,有大家的愛心助力就好了,堅持了幾年最后還是因為資金、各種補給不足和團隊人力短缺而不了了之。我從創業初期不敢收錢,一心想用最和平的價格去惠及大眾,最后需要長時間舉債供養團隊直到自己無力支撐才恍然轉身,去向光明。我才開始學著成為一名合格的經營者,我開始對團隊有要求,也開始關注財務數字,我深深的厭倦了那種無力感,我第一次那么強烈地渴望財富,我知道照顧好了自己以后我更有能力去照顧別人,也能照顧更多人。
不管你是希望用生命影響生命,還是想幫助別人或只是純粹的想好好愛一個人,在這之前你得先讓自己活出來。
此外還有一點個很重要,你得先處理好你們的關系。關系還沒有回到80分之前你最好的方式是:閉嘴,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做好自己,活出自己。
其實愛自己的人才真正懂得愛,理解愛,相信愛,這是愛的源頭。愛自己可以給我們力量,讓我們有信任的力量,讓我們在任何關系中都擁有安全感,讓我們不害怕任何發生的事情。對于自己不圓滿的和想要的一切,不再需要依靠從對方身上索要,不需要靠綁架對方來獲得自己愛的歸屬感。
想要收獲一份圓滿的愛情,一定需要付出,需要理解,需要給予,但在這之前你要記得愛好自己,給自己先戴上氧氣罩。
當然,這里所說的愛自己,并不是指爭奪生活中物資和權利的歸屬或優先權,更多的是指的在關系中的一份內在的秩序,是心智成熟的一種體現,是一個人在關系中對自我感受的一種照顧,和對自己的一份誠實。我認為,真正成熟的愛情,不需要我們卑躬屈膝地去迎合和討好誰,更不需要將一個人折騰的面目全非。費力的愛情,最后的結果都不那么討喜。
有人說:老師,我喜歡愛得淋漓盡致的感覺,我不喜歡有所保留。
愛自己和愛得全然其實并不沖突,但愛并不是證明,更不是莽撞和盲目的自我犧牲。
過去我們對于愛自己這件事有偏見,愛自己就是自私。其實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更容易在關系中保持一份清醒的智慧,去引領我們關系的續航力。一個能愛自己的人更能承認自己的不足,有足夠的安全感去面對自己的脆弱,避免掉入證明和對抗模式。當一個人能很好的愛自己,適時的給予自己關懷,更能夠調控自己,不那么容易陷入外在因素引發的情緒,贏得幸福人生。
作者:歐陽赫瞳
“靜心、讀書、書寫、分享”,
與我而言,很美好的四組詞,
我愿意這樣安放我的余生。
歡迎您用任何方式表達:關注、點贊、轉發、打賞,我都能接收你的歡喜共振。感恩在簡書相遇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