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和朋友聊起婚姻的事情,讓我涌起了許多的想法,雖然依然未婚,但不因如此就沒有了自己的態度。每個人都有理想中的那個人,會有理想的婚姻狀態。
將就的婚姻只不過是搭伙過日子,在大家認為該做什么的年紀把該做的事情完成了。那種把日子過成生活,把想法變成行動,讓目標有了希望,才是不將就的婚姻。遇見合適的人,無論什么時候都是剛好的年紀,不著急,不隨意。就害怕的不是單身,而是一路將就著就將就完了一生。
不得不說,我們大部分的婚姻是在各方的輿論壓力中將就。身邊總會有人不斷提醒你,你的年齡;提醒你,你還在單身。單身不代表什么,只是代表了,遇到的人還不對而已。許多人在抵抗了許久之后開始受不了催促,受不了壓力等等,寧愿將就著把婚結了,然后將就的過了一生。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場鬧劇,一世將就。我不反對婚姻,我只是反對將就。重要的不是什么時候結婚,而是和誰結婚。
朋友平,和男友結婚后經常在抱怨生活,兩個人生活的差異、性格的差異、處理問題方式的差異等等。有了寶寶后,各方面的差異矛盾更凸顯出來了。很多人會說,在一起哪會沒有矛盾?當然沒錯,但合適的雙方會在適當的時候讓步或包容;而不合適的雙方,大多數希望對方變成自己期望的模樣。曾經也問過平,當時為什么選擇結婚。平告訴我,剛好年齡差不多了,兩人也在一起一段時間,父母也在催就干脆結婚了。
兩人結婚后,幾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想要分開又舍不得孩子,也抵擋不了外界的輿論和眼光。3年多了,兩人也就這樣一直將就的過著。不好不壞,慢慢流逝著對對方的關心,兩人之間的話題也幾乎只關乎與孩子。兩人只是都在扮演好在這個家庭中的角色,僅此而已。
另一朋友丁,結婚的時候已經33歲,認識她的那年,她29歲,單身。當時,她會玩笑的說著身邊的誰誰又給她介紹了對象了,但是她依然很勇敢的做著自己,在自己空閑的時間安排一段旅行,在閑暇的周末看場電影等等,把生活過程自己喜歡的樣子。丁在31歲那年遇見了Mr.right,兩人并沒有所謂的轟轟烈烈,也不算所謂的細水長流。
丁常說,兩人的相處很舒服,即使有爭吵,兩人也會不自覺的收住刺耳的語言,相互冷靜過后的聊天。丁先生是個非常懂丁的人,有時候,是一個眼神或者一句尚未說出口的話,都知道對方想要怎樣。兩人在生活中,不自覺的變成了對方想要的那個模樣卻有保留了那個真我。
我們不需要因為這個年紀剛好結婚而選擇的婚姻,每個人的剛剛好或早或晚,不用將就。只要他/她是那個對的人,在什么時候都是剛剛好,剛剛好的婚姻就是心中所謂的最好,無需勉強,不用將就。
在合適的他/她到來之前,我們只需要做好最好自己,等著他穿越人海,帶著戒指與鮮花走到你面前,單膝跪地深情的說:你愿意以后你的身邊有個我嗎?
愿所有人都幸福美滿。
來自曉雪第18篇原創文章,非經同意,請勿轉載。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曉雪胡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