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價值觀和自尊
1.文化所賦予的意義讓我們不再懼怕死亡
2.自尊,讓每一個具體的人,感受到了個體自身的意義所在,相信自己的存在能夠為別人創造價值。
3.只有當我們信奉的文化價值觀認為某些行為和成就有價值時,它才會讓我們獲得自尊感。
4.一個人建立自尊之后,才能不受對于死亡恐懼的影響。
5.人對生活中一切事物的渴望,背后都是對自尊的追逐。但是,在經受各種各樣的打擊之后,我們的自尊受損嚴重。人們為了維護自尊,不惜為成功設置障礙,以便失敗時當做現成的借口。
6.缺乏自尊的人往往會走上一種極端,因為舊的世界觀已經被摧毀,他不得不依靠其他精神或實體來重新構建自己的價值觀。這個時候就有可能會釀造悲劇。
7.人們經常把較高的自尊水平,和自戀型人格混為一談。雖然兩者在自尊量表中的某些數據相似,但自戀型人格由于童年缺少自我價值的安全感,只能靠吹噓和極端的扭曲性防御性行為抵制恐懼感。他們自我認可的程度,會呈現劇烈的起伏,需要不斷得到慰藉和確認。一旦遭到威脅,就會呈現暴力攻擊傾向以及強烈的嫉妒心。
(上段中有一點符合我的情況,那就是自我認可的程度,會呈現劇烈的起伏。外界環境的變化,所接受價值觀的沖擊,這些都是造成我對自己認可程度出現劇烈起伏的部分原因。)
而真正的自尊,是持久而穩定的。這樣的人看上去平靜、滿足、自信但又謙卑,他們坦率、會自嘲、享受當下。他們知道自己犯過不少錯誤,會承認,但不會因此郁郁寡歡。他們像孔子說的那樣,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