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彪師兄邀請我去中心觀摩催眠,他的小兒子皮皮魯已經跟我很熟了,他上三年級,很調皮;彪師兄稱贊他兒子學習上有了很大進步,皮皮魯反問:“你都覺得我這么好了怎么就是不讓我用手機呢,在你不用手機而且手機電量也很足的情況下也不讓我用,你今天一定要跟我說明白!”看著爺倆你一句我一句的逗樂的場景,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師兄曾經分享過他給兒子和兒子的好朋友做催眠后對話的有趣的情景。“你們都看到什么了?”
“在春天的時候,我看到了大片的竹林,還有好多花兒,還有鳥兒在飛,邊叫邊飛。”? “還有呢?還看到什么了?”。 “沒,沒有什么了。” 皮皮魯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 “夏天秋天冬天,你都看到什么了?都是在竹林里?” “是啊是啊,你在哪兒,看到了什么呀?” 他的好朋友夢雪兒著急了。 “我在竹林邊兒看到一只襪子,臭襪子,然后慢慢的竹林就變成了下水道,然后就一直在下水道里走來走去,找不到出來的梯子。”“我還看到一只小老鼠,它身上很臟,很臭。” “我一直在下水道里走來走去,走了一圈兒。” “啊?皮皮魯,你在下水道里呆了三個季節。哈哈哈哈。。。” 夢雪兒覺得很好笑! “噢,你真是奇葩呀!”我們的大腦很神奇,小朋友的大腦更加神奇,十二歲之前的小朋友的腦電波基本處于“阿爾法”頻段,而這個頻段正適合于激發出人的潛在能力,提高記憶力和集中力,發揮靈感和創造力,增強身心健康及自愈力;也就是說我們成年人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做到的事,對于孩子來說可能“輕而易舉”!孩子們都很純真,很容易接受外界刺激。我們成年人則需要在被催眠情況下才能進入“阿爾法”這個狀態,當然,堅持打坐冥想的人比如僧侶們也很容易進入“阿爾法”頻段,這也是很多高僧大德具備特殊的能力和能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