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學瑜伽?據我所知,有很多很多人是為了一副完美的身材,還有更多的人是為了有個年輕健康的身體。
但是很不巧,我們正處在這個物欲橫流,節奏飛快的數碼時代,我們隨時要接受著身體被社會壓力壓垮的風險。
當你的身體由于久坐開始變形,當你接受了一份每天對著電腦的工作而開始腰疼,肩疼,頸椎疼,你是否應該想一想我們的瑜伽練習應該從哪里出發?很多人認為肩疼就按摩肩膀,腰疼就按摩腰,哪里胖就練哪里,是的,沒有錯,你也許已經發現這種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要如何治本?想要治“本”,就得先找到“本”在哪里。
今天我要講一個對我們身體極其重要的地方,這個地方上承腰椎,下接股骨,而且處于身體的最中央,承載附著著很多臟器和肌肉,你每走一步,每轉一次身都會牽動影響它,這個極其重要的地方名叫——骨盆!
骨盆的位置
站立的時候,兩邊髂嵴應該對稱平行,恥骨與髂骨形成的三角形中線應該垂直于地板,并且整個骨盆應該在同一個水平位上
骨盆影響肌張力的幾種情況
·姿勢不正確
長期姿勢不正確,比如坐著的時候,大部分人喜歡弓著背或者是葛優躺,再加上玩著手機,這就形成了一種讓骨盆不能在其正常位置上的姿勢,大多數時候是骨盆后傾,背部的所有肌肉被拉長,身體前側的肌肉則處于縮短狀態,這樣長期下來就導致了腰腹部肌肉無力卻僵緊,背部肌肉松弛下垂,由于長期被拉伸得不到恢復,必然導致肌肉的不疲勞酸痛,還連帶牽扯著肩部,頸部的肌肉。
因為肌肉附著在骨頭上,背部肌肉和身體前側肌肉附著在脊柱上和肋骨上,因此前后肌肉肌張力的不平衡必然導致整個脊柱脊椎之間距離的不均衡,脊椎后側間的距離拉大,前側則縮小,腰椎間盤受到不均衡的力量擠壓,就非常容易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特別對于老年人來講,髓核的水分減少,除了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增加以外,椎體間的摩擦損傷風險也將增大。
由于我們的肌肉有筋膜包裹,在這種特性下,會出現的一種結果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當姿勢有問題,隨之而來的很可能不是一個部位的疼痛,而是幾個部位都出現疼痛。
·不均衡用力
在生活中,不均衡的用力是常事,比如大部分人都是右手和右腿用力更多,所以身體右側的力量也更大,隨之而來的右側的韌帶肌肉也更僵緊,這是因為用力的一側肌肉常常處于收縮狀態,日子久了,伸展性就比較差,隨著時間的積累,不均衡的肌張力使得骨盆無法處在中正的位置上,緊張的一側大腿肌肉將骨盆往同側或往下移動,亦或者引起骨盆前移或后移,這種情況下,除了腰椎頸椎會出現問題外,膝蓋也將承受比正常情況下多很多倍的壓力,加速了膝蓋的損傷。
·特殊情況
有這么幾種特殊情況,即懷孕時期,月經期間,入睡時間,在這幾種情況下,骨盆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懷孕
為了使骨盆靈活度增加,便于生產,卵巢會分泌松弛素,使恥骨聯合的軟骨和韌帶變松弛,隨著胎兒的增大,恥骨聯合將被撐開,腰椎段和骶髂關節也會發生變形,周圍的肌肉韌帶隨之改變,所以有的孕婦會感覺到恥骨疼痛或腰骶疼痛。由于懷孕,身體重心發生變化,走路姿勢改變,骨盆無法保持在正確的位置上,已經使得孕媽媽倍感不適,更糟糕的是在產后,這種不正確的姿勢往往會成為習慣姿勢,再加之一些照顧孩子的體位更是讓身體無法穩定,從而加重各種身體的疼痛。
月經
在瑜伽練習中,我們不提倡在月經期間做強度過大的練習,因為這時候,骨盆也會隨內分泌的變化而產生變化(有說是緊閉,有說是打開,有待查證),練習的強度過大很可能會打亂骨盆自己的活動節奏。
睡眠
我的老師告訴過我,骨盆有自己的節奏,當晚上要睡覺時,骨盆就要關起來,尾骨會收進去,這樣躺下來就很舒服,就適合入眠,當白天到來的時候,骨盆開始打開,尾骨再次出來,你再躺著就不舒服了,就是告訴你該起來了。對老師說的這段話我深以為然,這提醒我們,如果想有一個沒有疼痛的健康的身體,我們應該注重生活規律,重視休息。
(圖片來源:互聯網)